边海

biān hǎi [ bian hai]
繁体 邊海
注音 ㄅ一ㄢ ㄏㄞˇ

词语释义

靠海,临海。 近陆地的海。 海边。 指我国西北靠近青海湖地方。 边远。

词语解释

  1. 靠海,临海。

    《南齐书·刘善明传》:“郡境边海,无树木。”《南史·萧勱传》:“ 广州 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

  2. 近陆地的海。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廉州 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岂復欲观神仙於 瀛洲 ,求 安期 於边海,释金輅而顾云舆,弃文驥而求飞龙哉?”

  3. 海边。

    唐 武元衡 《送严绅游兰溪》诗:“ 剡岭 穷边海,君游别岭西。” 唐 张乔 《望巫山》诗:“边海故园荒后卖,入关玄髮夜来衰。”

  4. 指我国西北靠近 青海湖 地方。

    《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至 王莽 辅政,欲燿威德,以怀远为名,乃令译讽旨诸 羌 ,使共献 西海 之地,初开以为郡,筑五县,边海亭燧相望焉。”

  5. 边远。

    三国 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黄节 注:“《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疏引 孙炎 云:海之言晦,晦闇於礼义也。《荀子·王制篇》 杨倞 注曰:海谓荒晦絶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然则此诗言边海,谓边远耳。” 明 冯梦龙 《风流梦·二友言怀》:“先祖 柳州公 ,与你家 昌黎公 ,俱是饱学才子,却也时运不利,一箇贬在 潮阳 ,一箇贬在 柳州 ,都是边海烟瘴地方。”

引证解释

⒈ 靠海,临海。

《南齐书·刘善明传》:“郡境边海,无树木。”
《南史·萧勱传》:“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

⒉ 近陆地的海。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廉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岂復欲观神仙於瀛洲,求安期於边海,释金輅而顾云舆,弃文驥而求飞龙哉?”

⒊ 海边。

唐武元衡《送严绅游兰溪》诗:“剡岭穷边海,君游别岭西。”
唐张乔《望巫山》诗:“边海故园荒后卖,入关玄髮夜来衰。”

⒋ 指我国西北靠近青海湖地方。

《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至王莽辅政,欲燿威德,以怀远为名,乃令译讽旨诸羌,使共献西海之地,初开以为郡,筑五县,边海亭燧相望焉。”

⒌ 边远。

三国魏曹植《泰山梁甫行》:“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黄节注:“《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疏引孙炎云:海之言晦,晦闇於礼义也。 《荀子·王制篇》杨倞注曰:海谓荒晦絶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然则此诗言边海,谓边远耳。”
明冯梦龙《风流梦·二友言怀》:“先祖柳州公,与你家昌黎公,俱是饱学才子,却也时运不利,一箇贬在潮阳,一箇贬在柳州,都是边海烟瘴地方。”

边海的网络释义

边海

  • 边海:词语
  • 边海:天津市河西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 边海 (词语)

  • 【拼音】:biān hǎi
  • 【注音】:ㄅㄧㄢ ㄏㄞˇ
  • 汉字详情

    biān,bian [bian,bian]
    部首: 306
    笔画: 5
    五笔: LP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S
    四角: 34302

    详细解释

    biān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臱( 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2)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唐· 李白《荆州歌》

    (3)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4)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诗

    (5)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6) 旁边

    边,方也。——《广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鸟宿池边树。——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7)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8) 尽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9)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10) 边区的省称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11) 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13) 姓

    动词

    (1) 靠近

    齐边 楚。——《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2)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bia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edge, margin, side, border

    方言集汇

    ◎ 粤语:bin1
    ◎ 潮州话:biang1(piang)[潮州]biêng1 , bin1(piⁿ)

    宋本广韵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