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寨

biān zhài [ bian zhai]
繁体 邊寨
注音 ㄅ一ㄢ ㄓㄞ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边寨 biānzhài

(1) 边疆一带的寨子

frontier stockaded village

词语解释

  1. 亦作“ 边砦 ”。边境地区的寨子。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向使州县逐处皆有弓箭社人户,致命尽力,则北贼岂敢轻犯边寨,如入无人之境?”《宋史·兵志四》引作“边砦”。《宋史·兵志五》:“州县籍税户充,或自溪洞归投,分隶边砦,习山川道路,遇蛮入寇,遣使袭讨。” 明 无名氏 《精忠记·猾虏》:“号令严明不可违,修缉边寨震天威。”《清平山堂话本·老冯唐直谏汉文帝》:“尚扫荡边寨,不及半月, 匈奴 投降,回见 冯唐 。” 艾芜 有小说《南行记续篇·边寨人家的历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边砦”。边境地区的寨子。 艾芜有小说《南行记续篇·边寨人家的历史》。

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向使州县逐处皆有弓箭社人户,致命尽力,则北贼岂敢轻犯边寨,如入无人之境?”
《宋史·兵志四》引作“边砦”。 《宋史·兵志五》:“州县籍税户充,或自溪洞归投,分隶边砦,习山川道路,遇蛮入寇,遣使袭讨。”
明无名氏《精忠记·猾虏》:“号令严明不可违,修缉边寨震天威。”
《清平山堂话本·老冯唐直谏汉文帝》:“尚扫荡边寨,不及半月, 匈奴投降,回见冯唐。”

边寨的国语词典

边疆地区的寨子、要塞。

如:「如今那些边寨都一片荒凉。」

边寨的网络释义

边寨

  • (边寨)
  • 亦作“ 边砦 ”。边境地区的寨子。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向使州县逐处皆有弓箭社人户,致命尽力,则北贼岂敢轻犯边寨,如入无人之境?”《宋史·兵志四》引作“边砦”。《宋史·兵志五》:“州县籍税户充,或自溪洞归投,分隶边砦,习山川道路,遇蛮入寇,遣使袭讨。” 明 无名氏 《精忠记·猾虏》:“号令严明不可违,修缉边寨震天威。”《清平山堂话本·老冯唐直谏汉文帝》:“尚扫荡边寨,不及半月, 匈奴 投降,回见 冯唐 。” 艾芜 有小说《南行记续篇·边寨人家的历史》。
  • 边寨造句

    他曾有七年的时间在印度一个危险的边寨做宣教工作。
    罗大成所在阳武寨的守将杨琪,在边寨所有守将中是出名凶悍的一个,又与辽国有杀亲大仇,因此时不时地会派兵与对面辽军展开对攻,以发泄心中怨愤。
    他激扬酣畅、如歌如诉的演奏,为中外观众描绘了神奇的云南风光、美丽的西双版纳原始丛林以及云南边寨的风土人情,现场观众掌声雷动。
    他派少数士兵保护边寨百姓出去放牧。
    民族风情区:集西南、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于一体,尽显边陲风光的美丽、边寨风情的神秘。
    计划在日落前赶到边寨去休息。

    汉字详情

    biān,bian [bian,bian]
    部首: 306
    笔画: 5
    五笔: LP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S
    四角: 34302

    详细解释

    biān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臱( 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2)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唐· 李白《荆州歌》

    (3)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4)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诗

    (5)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6) 旁边

    边,方也。——《广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鸟宿池边树。——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7)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8) 尽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9)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10) 边区的省称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11) 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13) 姓

    动词

    (1) 靠近

    齐边 楚。——《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2)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bia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edge, margin, side, border

    方言集汇

    ◎ 粤语:bin1
    ◎ 潮州话:biang1(piang)[潮州]biêng1 , bin1(piⁿ)

    宋本广韵

    zhài [zhai]
    部首: 322
    笔画: 14
    五笔: PFJS
    五行:
    仓颉: JTCD
    四角: 3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赛省声。本义:防卫所用的木栅)

    (2) 同本义

    敌军已近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寨中人踡伏。

    借寨墙为蔽。

    (3) 多指四面环围的驻军处,营垒

    时巴山陈定亦拥兵立寨。——《陈书》

    (4) 又如:寨落(有栅栏或围墙的村落);寨垛(寨墙上的垛口);寨屋(营房)

    (5) 寨子,村庄 。如:山寨;边寨(边疆地区的寨子);寨壕(环绕村寨的壕沟)

    英文翻译

    stockade, stronghold, outpost; brothel

    方言集汇

    ◎ 粤语:zaai6 z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ai5 [客语拼音字汇] cai4 [梅县腔] cai5 [宝安腔] zai5 | cai5 [台湾四县腔] cai5 [东莞腔] zai5 [海陆丰腔] cai6
    ◎ 潮州话:zê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七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犲夬夬開去聲開口二等zrad/draydʒʰæ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