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绳

biàn shéng [ bian sheng]
注音 ㄅ一ㄢˋ ㄕㄥˊ

词语释义

辫绳,辫绳儿 biànshéng,biànshéngr

(1) 分股交叉编成的像发辫一样的绳子

ropet;braid

(2) 扎发辫用的头绳

string for binding a plait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ropet;braid]∶分股交叉编成的像发辫一样的绳子 [string for binding a plait]∶扎发辫用的头绳

汉字详情

biàn [bian]
部首: 712
笔画: 17
五笔: UXUH
五行:
仓颉: YJVMJ
四角: 004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交织,编结。也作“编”

辮,交也。——《说文》

织绳曰辮。——《通俗文》

女子头发辫而不垂。——《梁书·西北诸戎传》

(2) 又如:辫发(将头发编成辫子;用作满族代称);辫髻(编发成辫,再盘成髻)

名词

(1) 发辫。分股编紧的头发

解辫请职。——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又如:梳小辫儿

(3) 像辫子一样的条状物 。如:蒜辫儿;草帽辫儿

英文翻译

braid; pigtail, plait, queue

方言集汇

◎ 粤语:bin1

宋本广韵

shéng [sheng]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KJ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RLU
四角: 261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蝇省声。本义:绳子)

(2) 同本义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一端);绳戏(即绳伎。走绳之杂戏);绳络(绳编的网状饰物);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比喻生活贫困)

(4) 墨线

其绳则直。——《诗·大雅·緜》

孔子曰:“木受绳则直。”——《孔子家语》

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绳尺(指墨线和量尺。皆为匠人所用的工具)

(6) 准则;法度

王道有绳。——《商君书·开塞》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韩非子·孤愤》

(7) 又如:绳尺(标准;法度);绳治(以法治罪);绳度(法度,准绳;悬度。以绳索相牵引而越度);绳直(犹准绳);绳规(犹法规);绳律(规矩格律)

(8) 水名

(9) 金沙江的古称

(10) 山东省的南阳水、北阳水

动词

(1) 继承,通“承”

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2) 又如:绳法(继承效法);绳祖(继承祖先业迹)

(3) 衡量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绳尺(衡量);绳量(衡量)

(5) 纠正

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

(6) 又如:绳愆(纠正过失);绳正(以墨线正曲直。引申为纠正错误);绳逐(纠正挑剔别人的过失而加以斥退);绳愆纠缪(纠正过失错误);绳劾(弹劾;纠正)

(7) 约束;制裁

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8) 又如:绳约(拘束,限制);绳之以法(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绳束(约束;束缚);绳按(亦作“绳案”。约束制裁)

(9) 称赞

绳息妫以语 楚子。——《左传·庄公十四年》

形容词

直的;正的

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