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圃

biàn pǔ [ bian pu]
繁体 辯圃
注音 ㄅ一ㄢˋ ㄆㄨˇ

词语释义

1.辩士聚集之所。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辩士聚集之所。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人才子,辩圃学林,莫不含毫咀思,争高竞敏。”

引证解释

⒈ 辩士聚集之所。

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人才子,辩圃学林,莫不含毫咀思,争高竞敏。”

辩圃的网络释义

辩圃

  • 辩圃是汉语词汇,拼音biàn pǔ,解释为辩士聚集之所。
  • 汉字详情

    biàn [bian]
    部首: 712
    笔画: 16
    五笔: UYU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JIVJ
    四角: 004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辡( 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2) 同本义

    辩,治也。——《说文》

    辩其狱讼。——《周礼·乡士》

    分争辩讼。——《礼记·曲礼》

    辩者言之信。——《韩非子·八经》

    勿辩乃司。——《书·酒诰》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辩证;辩日(古代传说辩论太阳离地球远近的故事)

    (4) 分别,辨别。通“辨”

    辩其功苦。——《国语·齐语》

    若白墨之于目辩。——《淮南子·滫务》

    目能辩色,耳能辩声。——东汉· 仲长统《昌言·理乱》

    (5) 又如:辩章(辨别彰明。同辨章);辩析(辨别分析);明辩是非;辩白(申辩明白。同辨白)

    (6) 治理,办理

    辩治百官,领理万事。——《淮南子·泰族》

    形容词

    (1) 有口才,善言辞

    子言非不辩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辩武(善辞令的人。即辩士);辩人(善于辞令的人。如说客之流);辩捷(能言善辩,口才敏捷);辩口(口才便捷,善于辩论)

    英文翻译

    dispute, argue, debate, discus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6

    宋本广韵

    [pu]
    部首: 335
    笔画: 10
    五笔: LG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WIJB
    四角: 6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囗,甫声。囗( wéi),围的古体字。从囗的字往往表示某一个范围或区域。本义: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周围常无垣篱)

    (2) 同本义

    圃,种菜曰圃。——《说文》

    二曰园圃毓草木。——《周礼·太宰》。注:“树果蓏曰圃。”

    九月筑场圃。——《诗·豳风·七月》

    薮有圃草。——《国语·周语》

    其泽薮曰圃田。——《周礼·职方》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尝射于家圃(场地)。——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花圃(种花草的园地);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苗圃;圃畦(种蔬菜花果的园畦);圃田(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大田;喻指事物聚集的地方)

    (4) 帝王贵族游乐观赏的地方

    赵王游于圃中。——《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5) 比喻某些事物丛集之处 。如:文圃;图书之圃

    (6) 种菜。亦指种菜的人

    我杏也,往年老圃种我时,费一核耳。——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是(这)特(只是)老妇老圃者之为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三川震》

    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形容词

    (1) 繁茂,茂盛 。如:圃草(茂盛之草)

    (2) 通“甫”。大

    薮有圃草,囿有林池。——《国语·周语中》

    英文翻译

    garden, cultivated field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po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u3 pu1 [梅县腔] pu3 [宝安腔] pu3 [客英字典] pu3 [海陆丰腔] pu3 pu1 [客语拼音字汇] p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古上聲開口一等pupox/p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