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彰

biàn zhāng [ bian zhang]
注音 ㄅ一ㄢˋ ㄓㄤ

词语释义

1.亦作"辨章"。

词语解释

  1. 见“ 辨章 ”。

引证解释

⒈ 见“辨章”。

汉字详情

biàn [bian]
部首: 712
笔画: 16
五笔: UYTU
五行:
吉凶:
仓颉: YJILJ
四角: 004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辡( biǎn)声。本义:判别,区分,辨别)

(2) 同本义

辨,判也。——《说文》

辨,别也。——《小尔雅》

辨方正位。——《周礼·天官》

辨是与非。——《易·系辞下》

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荀子·荣辱》

不辨牛马。——《庄子·秋水》

男女辨姓。——《左传·昭公元年》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3) 又如:明辨是非;辨白(分辨清楚);辨色(辨别物色)

(4) 通“辩”。口头上争论

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商君书·更法》

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荀子·解蔽》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礼记·曲礼上》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如:辨士(善辩的说客);辨给(口才敏捷,能言善辨);辨驳(根据事理加以反驳)

(6) 通“班”。颁布

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汉书·高帝纪下》

辨社诸侯,出门见之,著以为戒。——《汉书·王莽传上》

(7) 又如:辨告(古代官吏将所订法律颁布告知民众)

英文翻译

distinguish, discri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i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en6 [梅县腔] pien5 [沙头角腔] pan5 [台湾四县腔] pien5 [陆丰腔] pian6 [客语拼音字汇] pian4 [东莞腔] pen3 [客英字典] pien5 [宝安腔] p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蹇仙B開上聲開口三等仙Bbienx/byeenbʰĭɛn
zhāng [zhang]
部首: 326
笔画: 14
五笔: UJE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JHHH
四角: 0242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彡从章,章亦声。章,显著;彡( shān),加上修饰。本义:明显,显著)

(2) 同本义

彰,文彰也。——《说文》

彰,明也。——《广雅·释诂四》

彰厥有常。——《书·皋陶谟》

义理之道彰。——《吕氏春秋·怀宠》

嘉言孔彰。——《书·伊训》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得势益彰。——《史记·货殖列传》

何忧令名不彰邪?——《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彰弥(更加显著;越发暴露);彰明昭著(彰明较著。形容非常显明);彰著(明显;显著)

(4) 文采美盛鲜明

圣谟洋洋,嘉言孔彰。——《书·伊训》

(5) 又如:彰显(昭著的事实);彰施(明施)

动词

(1) 表扬,表彰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书·毕命》

(2) 又如:彰往考来(彰明往事,考察未来);彰宣(显扬,宣示);彰扬(宣扬;传扬)

(3) 揭示,表露

责攸之、 瑀、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彰败(揭破;败露);彰明(颁示;昭示);彰闻(广为传闻)

英文翻译

clear, manifest, obv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梅县腔] zhong1 [宝安腔] zong1 [海陆丰腔] zhong1 [台湾四县腔] z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諸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jang/tjangtɕ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