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味

là wèi [ la wei]
注音 ㄌㄚˋ ㄨㄟ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辣味 làwèi

(1) 适口开胃,酸、辛或辣得适口

在一种辣味的卤里腌制的火腿
piquant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辛辣的味道。 茅盾 《子夜》二:“汽车的喇叭叫……烟卷的辣味,人身上的汗臭:都结成一片。”如:这个菜带点辣味,很好吃。

引证解释

⒈ 辛辣的味道。

茅盾《子夜》二:“汽车的喇叭叫……烟卷的辣味,人身上的汗臭:都结成一片。”

如:这个菜带点辣味,很好吃。

⒉ 比喻语言、文章尖锐泼辣的风格。

朱自清《论朗诵诗》:“这不是文绉绉的拖泥带水的语言,而是沉着痛快的、充满了辣味和火气的语言。”

辣味的国语词典

剌激的辛味。

如:「他很喜欢吃带有辣味的食物,尤其是麻辣火锅。」

辣味的网络释义

辣味

  • 辣味是调味料和蔬菜中存在的某些化合物所引起的辛辣刺激感觉,不属于味觉,是舌、口腔和鼻腔粘膜受到刺激产生的辛辣、刺痛、灼热的感觉、辛辣味具有增进食欲、促进人体消化液的分泌的功能。
  • 辣味造句

    辛辣味呛得我直翻白眼,牙根直发麻,手指骨节痒,想揍他一顿。
    由于广州是个各地美食汇聚的城市,因此最近大竹先生又转攻“辣味”战场,爱上了四川菜和湖南菜。
    印度咖喱是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配而成;由于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浆来减轻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味强,香味浓。
    回到酒店,蹬着中式拖鞋,我们享受了丰盛的一餐:竹烤牦牛肉上还洒满了芝麻,辣味的蒸南瓜以及土豆配藏式面包。
    大学饭堂最牛的鸡腿见过没?昨天踢球回去让同学帮忙去食堂打饭,打了一个鸡腿回来给我。咬一口,发现竟是辣味的,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整颗大姜。
    轻轻品上一口,充满黑醋栗、无花果和干酶子的香气中,有一丝轻微的辣味。
    要了辣的牛杂堡,随安吃不来辣味,但是硬夹了一块到她的盘子里,想做湖北的媳妇就必须能吃辣的,我家的菜比这辣多了。
    水源镇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出产的红辣椒品质优、色泽好、辣味足,是生产麻辣酱、豆瓣酱和火锅佐料的首选原料。
    如此既有“辣味”更有“党味”相互批评,令闻者如坐针毡、直冒冷汗。
    这么看来川菜全是麻辣味。
    清鲜醇浓,麻辣味厚,二者相配,相得益彰。
    蒸馏油主要含有单萜、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未见生姜特有的辣味成分。
    也可先将花椒和辣椒炒香出味后,再冲入调好的火锅汤卤水中,以增香并辅助麻辣味。
    青椒炒红椒更是菜中极品,据传,唐代睦州女陈硕真,宋代的方腊起义时,军中必备辣味酱。
    从小就给父亲逼着服食辛辣的七断七续膏提高功力,黏黏稠稠的,在舌上搅成一团,呛人的辣味霸道让旁边的仆妇都闻之掩鼻。
    目光落在雪碧不断冒出的气泡上,我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气水特有的辣味伴随着柠檬的甜香充斥着味蕾,还不错。
    另外,还可减轻食品中的某些重味,如降低咸味或辣味等。
    火候不够就有可能导致肉的腥味去不尽,而辣味渗得太深。
    非洲人对有姜味和辣味的“天堂谷物”很喜爱,这使他们非常容易把开胃的辣椒吸纳到自己的食谱中。
    平时,身体各部位感受到的辣味,实际上是辣椒中的辣椒素刺激了三叉神经,由大脑分析得出的热觉与痛觉的混合物。

    汉字详情

    [la]
    部首: 712
    笔画: 14
    五笔: UGKI
    五行:
    仓颉: YJDL
    四角: 054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辛,剌( )省声。本义:辛味)

    (2) 同本义。姜、蒜、辣椒等带刺激性的味道

    辢,辛也。——《广雅》

    辛甚曰辣。——《通俗文》

    江南曰辣,中国曰辛。——《声类》

    (3) 又如:酸甜苦辣;辣菜根子(辣菜的根很辣,喻非常泼辣);辣拐子(辣手的家伙。骂人的话)

    (4) 姜、蒜等含辣味的菜蔬 。如:一如辣末

    (5) 痛;伤痛 。如:空气使人鼻子里老是作辣,温度无疑是在零下

    形容词

    (1) 猛烈、凶狠 。如:辣躁(性情凶悍,脾气暴躁);辣浪(浪荡;放荡);辣手狠心(手段凶狠,心肠恶毒)

    (2) 高温,酷热

    太阳辣得如火烧,庄稼晒得枯焦焦。——《白族民歌集》

    动词

    (1) 辣味刺激

    辣椒虽辣,辣不死人。——鲁迅《伪自由书》

    (2) 又如:切葱头辣眼睛

    英文翻译

    peppery, pungent, hot; cruel

    方言集汇

    ◎ 粤语:laat6 l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at8 [东莞腔] lat8 [台湾四县腔] lat8 [宝安腔] lat8 [客语拼音字汇] lad6 [陆丰腔] lat8 [梅县腔] lat8 lat7 [客英字典] lat8
    ◎ 潮州话:luah8 l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盧達入聲開口一等lat
    wèi [wei]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FI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JD
    四角: 650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2) 同本义

    味,滋味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味者,气之父母也。——《鹖冠子·泰录》

    五味六和十二食。——《礼记·礼运》

    一镬之味。——《吕氏春秋·察今》

    其味皆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味亦苦。

    味苦而微辛。

    (3) 又如:味如嚼蜡(比喻诗文枯燥,读后令人心情不舒);入味(有滋味);味口(犹胃口。指食欲);味欲(对美味的嗜好);口味(饮食品的滋味)

    (4) 食物

    食不二味,坐不重席。——《韩非子》

    (5) 体味;体会 。如:味精(体味精深)

    (6) 佛教语。六尘之一 。如:味尘(佛教谓六尘之一。谓饮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贪欲而污真性,故谓味尘)

    (7) 旨趣;意义 。如:情味(情调意味);韵味(含蓄的意味);味况(情味和情状);味外味(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情味)

    (8) 气味 。如:茉莉花的香味

    动词

    (1) 辨别滋味;品尝 。如:品味(品尝);味赏(玩味欣赏)

    (2) 用心通过阅读和思考、观察和实验求得知识 。如:味览(用心细览)

    量词

    ——用于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为一味

    加入几味祛风的药。——《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taste, smell, odor; delicacy

    方言集汇

    ◎ 粤语:mei6
    ◎ 客家话:[梅县腔] mi5 [宝安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3 mi5 [东莞腔] mui5 [客语拼音字汇] mi4 mui4 [海陆丰腔] mui6 [沙头角腔] mui5 [台湾四县腔] mui5 [陆丰腔] mui6
    ◎ 潮州话:bh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沸微合去聲合口三等mĭwəimyoih/mvoy

    辣味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