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损

biǎn sǔn [ bian sun]
繁体 貶損
注音 ㄅ一ㄢˇ ㄙㄨㄣ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贬损 biǎnsǔn

(1) 贬低损毁

derogate

词语解释

  1. 贬抑;贬低。

    《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史记·孔子世家》:“ 践土 之会实召 周天子 ,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於 河阳 ’: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金史·张通古传》:“若欲贬损使者,使者不敢传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独力捐办御道》:“见 廷桂 ( 黄廷桂 )侃侃议论,不稍贬损。”

  2. 减少;减省。

    《周礼·秋官·士师》“若邦凶荒,则以荒辩之法治之” 汉 郑玄 注:“遭飢荒,不明判,国事有所贬损,作权时法也。”《金史·庄献太子传》:“时方多艰,每事当从贬损,吾已放宫人百餘矣,东宫无用者亦宜出之。”

  3. 谓消瘦憔悴。

    《北齐书·邢卲传》:“在 兗州 ,有都信云 恕 疾,便忧之,废寝食,颜色贬损。”

引证解释

⒈ 贬抑;贬低。

《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
《史记·孔子世家》:“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於河阳 ’: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金史·张通古传》:“若欲贬损使者,使者不敢传詔。”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独力捐办御道》:“见廷桂(黄廷桂 )侃侃议论,不稍贬损。”

⒉ 减少;减省。

《周礼·秋官·士师》“若邦凶荒,则以荒辩之法治之” 汉郑玄注:“遭飢荒,不明判,国事有所贬损,作权时法也。”
《金史·庄献太子传》:“时方多艰,每事当从贬损,吾已放宫人百餘矣,东宫无用者亦宜出之。”

⒊ 谓消瘦憔悴。

《北齐书·邢卲传》:“在兗州,有都信云恕疾,便忧之,废寝食,颜色贬损。”

贬损的国语词典

降低、减损对人或事物的评价。

贬损的网络释义

贬损

  • 贬损是汉语词语,
  • 拼音:biān sǔn
  • 释义:1、贬抑;贬低。2、减少;减省。3、谓消瘦憔悴。
  • 贬损造句

    贬损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
    语文老师教书育人,传承文化备尝辛苦,全心全意,无不希望培养学生至善至美,因此写人不可贬损语文老师,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语文老师的艰辛要有合乎情理的表达。
    如果你的生活中有这样些人,他们满口脏话,爱贬损他人,经常无故的怒气冲天、充满敌意,常常给予人不牢靠感,缺乏社会道德,那么现在是时候让他们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
    要以想念美女为荣,忽略轻视美女为耻;要以关心美女为荣,不理不睬美女为耻;要以赞美美女为荣,讥讽贬损美女为耻;要以联系美女为荣,冷落忽悠美女为耻。祝美女三八节快乐!
    有意思的是台上的看上去土得掉渣的演员,但嘴上功夫极佳,油腔滑调,口无遮拦,男腔女调,女腔男调,东扯葫芦西扯瓢,最终被贬损得面目皆非的。
    对半枫荷这一罕见稀奇的树种,人们发挥了极为丰富的想像,有人说它是孪生兄弟树,有人说它是恩爱“夫妻树”,也有人贬损它是泾渭不分的“和事老树”。
    他拒绝收回那些贬损老板的话。
    严格公正执法,是对法律尊严的捍卫,也是对先进道德的彰扬;而执法不严不公,是对法律尊严的无视,也是对恶行的纵容、对美德的贬损。
    魏晋名士的高贵,正在于他们抵抗流俗,保持着纯洁的孤独。宁肯独自打铁,宁肯单车漫游,宁肯鸣啸山林,宁肯放声大哭,却不肯降低自己、贬损自己、耗散自己。
    并表示这一举措贬损女性且浪费成本,希望一切从简。
    在我们老家,有“狗肉不上席面”和“豆腐渣上船,人货不付钱”两句贬损之义的俗语。
    许多盗版式的创新,不但让国家形象遭人耻笑,更是在价值观上对艰苦卓着创新精神的贬损,不能指望从中诞生诸如爱迪生和乔布斯式的角色。
    成熟首要的标志,是对自我有稳定的认知。不会因别人的表扬而信心爆棚,也不会因别人的贬损而垂头丧气。你知道自己是谁,用不着别人告诉你。
    该修正案对贬损某一宗教教物或信仰的淫秽或不雅内容予以禁止。
    如无确凿证据,贬损一方抬高一方更容易招惹是非。
    现在,这个含混不清和贬损人的术语不再被人接受了。
    通常“骄傲”总是受到指责,可是我想只有自己没有足以自傲之物的人才会贬损“骄傲”这种品德。
    他不计前嫌,愿意伸出援手,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你还如此贬损他,真是有失厚道。
    在通常条件下,公司多元化往往造成公司价值贬损,但是对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却一直缺少合理的解释。
    司马孚看重君臣大义,不屑于宗族小义,所以后世对司马氏家族多有贬损,唯对司马孚赞美有加。

    汉字详情

    biǎn [bian]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MTPY
    五行:
    仓颉: BOHIO
    四角: 728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乏声。本义:减少;减损)

    (2) 同本义

    贬,损也。——《说文》

    贬,减也。——《广雅》

    何以不氏,贬。——《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损也。”

    贬食省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3) 又如:贬颜(容颜瘦损);贬乐(减少声色之娱);贬价(降低价格);贬悴(瘦损憔悴)

    (4) 降级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三国志·诸葛亮传》

    (5) 特指降职并外放;贬谪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其后修贬 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欧阳修《泷冈阡表》

    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

    (6) 又如:贬斥(官吏被贬黜);贬书(黜退的文书);贬谪(把有过错的官员降职并派往远离京城的地方)

    (7)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杜预《春秋左氏传序》

    (8) 又如:褒贬(评论好坏);贬身(谦冲有抑,不与人争名利);贬谤(贬低,毁谤);贬弹(贬低和指斥)

    (9) 抑退;谦退 。如:贬晦(谦退,韬晦);贬匿(谦退,韬晦)

    (10) 掖;塞进 。如:把钱贬在腰里

    英文翻译

    decrease, lower; censure, criticize

    方言集汇

    ◎ 粤语:bin2

    宋本广韵

    sǔn [su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KMY
    五行:
    仓颉: QRBO
    四角: 560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2) 同本义,与“益”相对

    损,减也。——《说文》

    损偏去也。——《墨子经》

    损德之脩也。——《易·系辞》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3) 又如:损年(短报年岁;寿命减少);损膳(减膳);损薄(降低标准,减损);损夺(削减);损减(节制;减少)

    (4) 损失;丧失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乾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5) 又如:损折(损失);损败(损失;损坏);损阴(折损了阴德);损身(丧身);损书(对人书札的敬辞。是说对方不惜贬抑身分写信给自己);损挹(谦退)

    (6) 伤害或损害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

    小人之誉人反为损。——《淮南子·说山训》

    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元曲选·陈州粜米》

    (7) 又如:损人肥己,损人害己;损友(有害的朋友);损生(损害身体)

    (8) 毁,坏,损坏 。又如:破损;损污(损坏玷污);损缺(损坏残缺)

    (9) 病情减轻

    而母杨夫人忽病,谒医久未损。—— 宋· 叶适《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

    (10) 轻蔑地讥笑或愚弄 。如:你别损人了

    英文翻译

    diminish; impair; injur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