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刺

biǎn cì [ bian ci]
繁体 貶刺
注音 ㄅ一ㄢˇ ㄘˋ

词语释义

指斥讥刺。

词语解释

  1. 指斥讥刺。

    《后汉书·韦义传》:“﹝ 韦义 ﹞又讥切左右,贬刺 竇氏 。” 清 朱大韶 《左氏短丧说》:“ 晋侯 与诸侯宴,使诸大夫舞,歌诗必类,《传》载其事,而无贬刺之文。”

引证解释

⒈ 指斥讥刺。

《后汉书·韦义传》:“﹝韦义﹞又讥切左右,贬刺竇氏。”
清朱大韶《左氏短丧说》:“晋侯与诸侯宴,使诸大夫舞,歌诗必类,《传》载其事,而无贬刺之文。”

贬刺的网络释义

贬刺

  • biǎn cì ㄅㄧㄢˇ ㄘㄧˋ
  • 贬刺(贬刺)
  • 指斥讥刺。《后汉书·韦义传》:“﹝ 韦义 ﹞又讥切左右,贬刺 窦氏 。” 清 朱大韶 《左氏短丧说》:“ 晋侯 与诸侯宴,使诸大夫舞,歌诗必类,《传》载其事,而无贬刺之文。”
  • 汉字详情

    biǎn [bian]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MTPY
    五行:
    仓颉: BOHIO
    四角: 728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乏声。本义:减少;减损)

    (2) 同本义

    贬,损也。——《说文》

    贬,减也。——《广雅》

    何以不氏,贬。——《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损也。”

    贬食省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3) 又如:贬颜(容颜瘦损);贬乐(减少声色之娱);贬价(降低价格);贬悴(瘦损憔悴)

    (4) 降级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三国志·诸葛亮传》

    (5) 特指降职并外放;贬谪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其后修贬 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欧阳修《泷冈阡表》

    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

    (6) 又如:贬斥(官吏被贬黜);贬书(黜退的文书);贬谪(把有过错的官员降职并派往远离京城的地方)

    (7)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杜预《春秋左氏传序》

    (8) 又如:褒贬(评论好坏);贬身(谦冲有抑,不与人争名利);贬谤(贬低,毁谤);贬弹(贬低和指斥)

    (9) 抑退;谦退 。如:贬晦(谦退,韬晦);贬匿(谦退,韬晦)

    (10) 掖;塞进 。如:把钱贬在腰里

    英文翻译

    decrease, lower; censure, criticize

    方言集汇

    ◎ 粤语:bin2

    宋本广韵

    cì,cī [c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GMI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BLN
    四角: 52900

    详细解释

    (1) 激烈的撞击或爆炸声 。如: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刀,朿( )声。本义:扎入,用尖利的东西刺)

    (2) 同本义

    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说文》

    刺,杀也。——《尔雅》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慧星袭月。——《战国策·魏策》

    (3) 又如:刺焚(刺股、焚膏之略词,比喻刻苦攻读);刺子(暗剑);刺心(以刀等刺进心脏。喻刺痛内心);刺血(刺手指出血。表示虔诚的一种苦行);刺臂(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4) 讽刺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讥刺(讥讽);刺邪(讽刺邪恶);刺戒(讥刺告戒);刺美(讽刺邪恶,赞扬美好)

    (6) 杀。古时君杀大夫叫刺

    经刺公子偃。——《左传·成公十六年》。注:“ 鲁杀大夫皆言刺。”

    刺怀公于 高梁。——《国语·晋语》

    (7) 又如:刺斫(刺杀);刺虎(杀虎)

    (8) 指责、揭发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刺举(检举;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刺打(斥责。方言)

    (10) 探取;采取

    刺六经中作王制。——《史记·封禅书》

    (11) 又如:刺取(采取,选用);刺问(探问);刺答(拜访答问)

    (12) 刺探;侦探

    至公车刺取。——《汉书·丙吉传》

    (13) 又如:刺事(打探事情);刺取(刺探);刺候(刺探侦察)

    (14) 插入;钻进 。如:刺天(冲入天空)

    (15) 刺激;刺射 。如:刺干(刺激);刺闹(发痒);刺恼(刺挠。烦恼;难受)

    (16) 刺绣(一种美术工艺) 。如:刺文(犹刺绣);刺凤描鸾(谓刺绣)

    名词

    (1) 泛指尖利如针之物 。如:刺竹(一种多刺的竹);刺儿(尖锐像针的东西);刺莓(有刺的野生莓子)

    (2) 名帖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刺呼(名片上所写的姓名);刺纸(犹名片);刺请(以名刺邀请)

    (4) 兵器的锋刃 。如:刺兵(古代兵器,矛属)

    (5) 旁边 。如:刺斜(旁边);刺邪里,刺斜(旁边)

    (6) 另见

    英文翻译

    stab; prick, irritate; prod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cik3 sik3
    ◎ 客家话:[宝安腔] ciuk7 | ci5 [梅县腔] ze5 ciuk7 lak7 [台湾四县腔] ciuk7 cih5 [客英字典] cih5 ciuk7 cu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uk7 cih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cug5 qiag5 qiug5 [陆丰腔] ciuk7
    ◎ 潮州话:ceng3 (tshùrng 旧时:tshǹg) ci3 (chh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賜支A開去聲開口三等支Achieh/ciehts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