襞锦

bì jǐn [ bi jin]
繁体 襞錦
注音 ㄅ一ˋ ㄐ一ㄣˇ

词语释义

犹织锦。相传窦滔仕前秦符坚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妻苏若兰思之,在家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事见《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后遂用为典故。

词语解释

  1. 犹织锦。相传 窦滔 仕 前秦 符坚 为 秦州 刺史,被徙流沙,妻 苏若兰 思之,在家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 滔 。事见《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后遂用为典故。

    唐 李商隐 《槿花》诗之二:“烧兰才作烛,襞锦不成书。”参见“ 织锦迴文 ”。

引证解释

⒈ 犹织锦。相传窦滔仕前秦符坚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妻苏若兰思之,在家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事见《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后遂用为典故。参见“织锦迴文”。

唐李商隐《槿花》诗之二:“烧兰才作烛,襞锦不成书。”

襞锦的网络释义

襞锦

  • 犹织锦。相传窦滔仕前秦苻坚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妻苏若兰思之,在家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事见《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后遂用为典故。
  • 汉字详情

    [bi]
    部首: 623
    笔画: 19
    五笔: NKUE
    五行:
    仓颉: SJYHV
    四角: 7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折叠衣裙

    固不如襞而幽之离房。——《汉书·扬雄传》。注:“叠衣也。”

    美襞积以酷烈兮。——张衡《思玄赋》

    衣襞不县有虫。——王充《论衡·商虫》

    (2) 又如:襞方(端午节风俗。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襞幅(折叠布幅为衣裳)

    (3) 裂,剖分 。如:襞笺(裁纸作画。又作擘笺、劈笺)

    名词

    衣服上打的褶子,泛指衣服的皱纹 。如:襞积(衣服上的褶子)

    英文翻译

    fold, pleat, cr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bik1 p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ak7 [梅县腔] pit7 [海陆丰腔] piak7 [客英字典] pit7 [客语拼音字汇] p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必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pjek/piekpĭɛk
    jǐn [jin]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R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PHAB
    四角: 86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锦,襄邑织文。——《说文》。 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 汉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絅。——《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3)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4) 古指锦袍 。如:锦襕衣(华美的袈裟);锦衣纨绔(指华美服装,也指豪华生活)

    (5)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如:锦念;锦注(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关注。也称锦念);锦郎(书轴的别名);锦素(书信)

    形容词

    (1) 比喻鲜艳华美的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锦文(鲜明华丽的花纹);锦石(有色彩花纹的石头);锦瑟(装饰华丽的瑟);锦币(鲜丽的彩帛)

    (3) 在锦上绣花的 。如:锦字

    英文翻译

    brocade, tapestry; embroid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gam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