襞褶

bì zhě [ bi zhe]
注音 ㄅ一ˋ ㄓㄜˇ

词语释义

衣服上的褶裥。 比喻皱纹。

词语解释

  1. 衣服上的褶裥。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五代南唐男女陶俑》:“衣上罩云肩,袖子口宽大,齐肘部分即骤然缩小,并作水云纹襞褶。”

  2. 比喻皱纹。

    沈从文 《过岭者》:“一串记忆爬到了这个小小头颅中脑髓襞褶最深处。”

引证解释

⒈ 衣服上的褶裥。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五代南唐男女陶俑》:“衣上罩云肩,袖子口宽大,齐肘部分即骤然缩小,并作水云纹襞褶。”

⒉ 比喻皱纹。

沈从文《过岭者》:“一串记忆爬到了这个小小头颅中脑髓襞褶最深处。”

襞褶的国语词典

衣裳或布帛上折叠的痕迹。

如:「小心点!不要将衣服弄出襞折来。」

襞褶的网络释义

襞褶

  • 襞褶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ì zhě,意思是衣服上的褶裥、比喻皱纹、衣服或某些器物上的褶子。
  • 汉字详情

    [bi]
    部首: 623
    笔画: 19
    五笔: NKUE
    五行:
    仓颉: SJYHV
    四角: 7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折叠衣裙

    固不如襞而幽之离房。——《汉书·扬雄传》。注:“叠衣也。”

    美襞积以酷烈兮。——张衡《思玄赋》

    衣襞不县有虫。——王充《论衡·商虫》

    (2) 又如:襞方(端午节风俗。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襞幅(折叠布幅为衣裳)

    (3) 裂,剖分 。如:襞笺(裁纸作画。又作擘笺、劈笺)

    名词

    衣服上打的褶子,泛指衣服的皱纹 。如:襞积(衣服上的褶子)

    英文翻译

    fold, pleat, cr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bik1 p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ak7 [梅县腔] pit7 [海陆丰腔] piak7 [客英字典] pit7 [客语拼音字汇] p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必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pjek/piekpĭɛk
    zhě [zhe]
    部首: 525
    笔画: 16
    五笔: PUNR
    五行:
    仓颉: LSMA
    四角: 3726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习( )声。本义:衣服折叠而形成的印痕)

    (2) 同本义

    休将包袱做枕头,…我只怕干时节熨不开褶皱。——《西厢记》

    卷底衣褶中。——清·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百褶裙;褶纹(纹痕);褶祬(衣服上的折皱);褶褶(皱叠的样子);褶绉(衣服上的皱纹);褶叠(折叠)

    (4) 脸上的皱纹 。如:褶皱

    英文翻译

    pleat, crease, wrinkles

    方言集汇

    ◎ 粤语:dip6 zaap6 zip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ap8 sip8 [客英字典] tiap8 sip8 [海陆丰腔] tiap8 sip8 [宝安腔] tiap8 | sip8 zap7 [梅县腔] tiap8 [东莞腔] zap7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zab5 zab5
    ◎ 潮州话:z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zjipʑĭ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