褊迫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狭窄,不宽广。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第宅》:“ 高宗 时,中书侍郎 李义琰 亦至褊迫。 义琰 虽居相位,在官清俭,竟终于方丈室之内。 高宗 闻而嗟嘆。” 宋 苏轼 《和陶杂诗》之七:“ 蓝乔 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犹褊急。
宋 王安石 《上张枢密书》:“某蠢陋褊迫,不知所向。” 明 方孝孺 《送郑淑贞之成都》诗:“况我褊迫士,志意早衰弱。”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沤寄生五古》:“先生静者儔,涉世戒褊迫。”参见“ 褊急 ”。
引证解释
⒈ 狭窄,不宽广。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宅》:“高宗时,中书侍郎李义琰亦至褊迫。 义琰虽居相位,在官清俭,竟终于方丈室之内。
引高宗闻而嗟嘆。”
宋苏轼《和陶杂诗》之七:“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⒉ 犹褊急。参见“褊急”。
引宋王安石《上张枢密书》:“某蠢陋褊迫,不知所向。”
明方孝孺《送郑淑贞之成都》诗:“况我褊迫士,志意早衰弱。”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沤寄生五古》:“先生静者儔,涉世戒褊迫。”
褊迫的国语词典
见识狭小。
褊迫的网络释义
褊迫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衣,扁声。本义:衣带或衣服狭小)
(2) 同本义
褊,衣小也。——《说文》
带其褊矣。——《左传·昭公元年》
衣不得褊。——王充《论衡》
(3) 又如:褊衫(袈裟);褊衣(狭小的紧身衣)
(4) 狭小
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左传·昭公元年》
(5) 又如:褊能(能力不足);褊小(狭小。指地域、车船等不宽大)
(6) 匮乏 。如:褊乏(匮乏);褊短(贫乏)
(7) 通“惼”。气量狭小;急躁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诗·卫风·葛履》
然卓性刚而褊。——《三国志·吕布传》
(8) 又如:褊迫(气量小;性子急);褊心(心地狭窄);褊忌(心胸狭小)
(9) 通“扁”。物体厚度小于长度和宽度 。如:褊桃(桃子的一种。即扁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en3 [梅县腔] bien3 [海陆丰腔] bien3 [客英字典] bien3 [沙头角腔] pien1 [宝安腔] ben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3 pi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褊 | 方緬 | 幫 | 仙A開 | 上聲 | 銑 | 開口三等 | 仙A | 山 | pjenx/pieen | pĭɛn |
详细解释
pò
动词
(1) (形声。从辵(
),白声。本义:逼近)(2) 同本义
迫,近也。——《说文》
迫,逼也,近也。——《广韵》
望崦嵫而勿迫。——《离骚》。注:“附也。”
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涉旬月,迫季冬。——司马迁《报任安书》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迫措(犹逼近)
(4) 硬逼,逼迫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里胥迫我纳。——白居易《重赋》
(5) 又如:胁迫(威胁强迫);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强制);迫阨(逼迫;胁迫);迫弄(逼迫并戏耍);迫拶(逼迫);迫索(强迫索取);迫胁(逼迫、威胁);迫勒(强迫)
(6) 催促
迫生而下。——《吕氏春秋·贵生》
迫孔悝于厕,强盟之。——《左传·哀公十五年》
能事不受相促迫。——唐· 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7) 又如:迫催(催逼,催促)
形容词
(1) 紧迫;急迫
迫而动。——《淮南子·精神》。注:“切也。”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划(紧急筹划);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紧逼追问);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仓促)
(3) 狭窄
西州地势局迫。——《后汉书·窦融列传》
(4) 又如:迫隘(狭窄;险阻);迫小(狭小);迫隘(狭窄,险阻);迫束(束缚,不得伸展);迫迮(狭窄);迫胁(迫窄;狭陋);迫唶(狭窄)
(5) 困厄;窘迫 。如:迫厄(犹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惧);迫胁(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样子);迫猝(窘迫,困顿)
(6) 另见
pǎ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et7 [台湾四县腔] bet7 [梅县腔] bit7 bet7 [陆丰腔] bet7 [东莞腔] pek7 bet7 [宝安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bid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伯 | 博陌 | 幫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pɐk | prak/pe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