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瀛
注音
ㄅ一ˋ 一ㄥˊ
词语释义
1.古指九州内外的海洋。
词语解释
古指九州内外的海洋。
景耀月 《远游》诗:“ 泰岳 烟云飞玉座,裨瀛风浪逐行宫。”参见“ 裨海 ”。
引证解释
⒈ 古指九州内外的海洋。参见“裨海”。
引景耀月《远游》诗:“泰岳烟云飞玉座,裨瀛风浪逐行宫。”
裨瀛的网络释义
裨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ì
动词
(1) 弥补;补助
裨,接益也。——《说文》
若以同裨同。——《国语·郑语》。注:“益也。”
裨辅先君、裨诸侯之阙。——《国语·晋语》。注:“补也。”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裨正(裨补匡正);裨益(补益;益处)
(3) 另见
pí
名词
(1) (形声。从衣,卑声。本义:古代祭祀大夫所穿的一种次等礼服) 同本义
裨,衣别也。——《说文》
侯氏裨冕。——《仪礼·觐礼》。注:“天子六服,大裘为上,其余为裨,以事尊卑服之,而诸侯亦服焉。”
裨冕鴵搢笏。——《礼记·乐记》。注:“衣衮之属也。”
裨冕以朝。——《礼记·玉藻》
(2) 又如:裨衣(古代帝王所穿的次等礼服;又诸侯的礼服也叫裨衣);裨冕(着裨衣,戴冕。古代诸侯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所穿冕服的通称。与衮冕或上一等冕服相对而言)
形容词
(1) 副佐
豫州授以裨师。——《文选·为袁绍檄》
(2) 又如:裨师(一部分军队。即偏师);裨附(裨辅。辅佐);裨赞(辅助);裨属(佐属);裨将军(副将军)
(3) 引申为小
于是有裨海王不之。——《史记·孟荀传》
得右贤裨王十余人。——《汉书·卫青传》
(4) 又如:裨王(汉时称匈奴的小王);裨海(小海);裨贩(小贩)
(5) 另见
英文翻译
aid, benefit, help; supple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bei1 pei4
◎ 客家话:[梅县腔] bi1 pi1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英字典] bi1 pi1 [海陆丰腔] bi1 [宝安腔]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pi2
◎ 潮州话:bi1
◎ 客家话:[梅县腔] bi1 pi1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英字典] bi1 pi1 [海陆丰腔] bi1 [宝安腔]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pi2
◎ 潮州话:b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卑 | 府移 | 幫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pje/pie | pʰie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嬴(
)声。本义:海)(2) 同本义
瀛,海也。——《玉篇》
(3) 世界 。如:瀛环(世界)
(4) 小而静的淡水体;池泽
飞桥上架汉,缭岸俯视瀛。——唐· 韩愈等《城南联句》
英文翻译
sea, ocean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n2 [梅县腔] jin2 [海陆丰腔] rin2 [宝安腔] ji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客英字典] jin2
◎ 潮州话:雍5[揭阳、潮阳] 荣5(盈) ,iong5 [揭阳、潮阳]uê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n2 [梅县腔] jin2 [海陆丰腔] rin2 [宝安腔] ji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客英字典] jin2
◎ 潮州话:雍5[揭阳、潮阳] 荣5(盈) ,iong5 [揭阳、潮阳]u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盈 | 以成 | 以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jĭɛŋ | j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