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叔

biǎo shū [ biao shu]
注音 ㄅ一ㄠˇ ㄕㄨ

词语释义

表叔 biǎoshū

(1) 姑奶奶的儿子或姨奶奶或姨祖父的儿子叫表叔

son of one's grandfather's sister,or son of one's grandmother's sister or brother

词语解释

  1. 称父之表弟。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到了 仓巷 里外祖 卢 家,表侄 卢华士 出来迎请表叔进去。” 洪深 《劫后桃花》八:“从前的事不必说它,我也不敢再寻表叔了。”

引证解释

⒈ 称父之表弟。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到了仓巷里外祖卢家,表侄卢华士出来迎请表叔进去。”
洪深《劫后桃花》八:“从前的事不必说它,我也不敢再寻表叔了。”

表叔的国语词典

称谓。用以称父亲的表弟。

表叔的网络释义

表叔 (亲属称谓)

  • 亲属连带称呼。表叔是一种亲属关系称谓,拼音为biǎo shū。
  • 即舅奶爷、姑奶奶的男儿。分为舅表叔伯、姑表叔伯。
  • 表叔 (网络词汇)

  • “表叔”事件来源是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延安市发生“8·26”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赶赴事故现场。在延安车祸现场杨达才面带微笑引发网友不满,杨达才深陷“微笑门”。此后,杨达才继而被网友“人肉”出在不同场合先后佩戴五块不同品牌款式的名表。网友继续发动“人肉”攻势,又为杨达才找出六块名表,总价值超过20万元。自此,杨达才的名表总数已达11块之多。因此被戏称冠以“表叔”“表哥”名号。现在社会多用“表叔”表示权势官员等一类人。
  • 表叔的翻译

    英语: son of grandfather's sister, son of grandmother's brother or sister, father's younger male cousin, (Hong Kong slang)​ mainlander
    法语: fils de la soeur du grand-père, fils du frère ou la soeur de la grand-mère

    表叔造句

    最后,送上表叔经典下午茶,请大家慢慢品尝!
    在我进入报界的头几年,我经常幼稚地胡思乱想,要对埃德温表叔报复一下。
    表叔开着双龙越野车,表哥开着奇瑞,表姐开着朗逸,大表弟开着别克,小表弟则开着第八代索纳塔。
    昨天准迁证表叔拿到手了,给我老爸打来电话,我们才知道。
    尘凡沿着后山往外走,一路漂泊,尘凡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走,因为他要去青牛镇,尘应天信中说的远房表叔就在青牛镇。
    男子为与表婶长相厮守用斧头将表叔杀死。
    湖南凤凰县城有两个名人,您的表叔沈从文先生和您,您是生长在一个家风淳良的家族吗?答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说法不准确。
    可是我的为难地方,表叔都明白么?
    有了“表哥”,当然就还会有“表嫂”“表叔”“表婶”之类。
    当时正好有一个外村来找活儿干的表叔也要去挑土,父母就让我和他一起去。
    那年,我回老家探望岳母,离开老家返回兰州时,岳母特意让我给兰州的张家表叔带上她蒸的十几个“麻腐包子”。
    而且我刚过来时不知道能干什么,就投靠了表叔,只能说是种机缘,后来也习惯了。
    表叔的自行车颠颠簸簸的将我带到了大里王。
    表叔远道而来,我们一定要好好款待他。
    表叔,那什么助理不是还没有任命公布吗,你这是让我出师无名啊?
    根据邻坊提供线索,我们找到最大嫌疑人,他们是失踪者的远房表叔。
    “表叔”有几块表?五块,十一块,八十三块?纪委公安不说话,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但肯定不止是一块。
    上述网帖引起热议,有网友表示,这是继陕西“表叔”之后,“表婶”横空出世,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表叔在工作中因专业对口,业务精湛,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汉字详情

    biǎo [biao]
    部首: 623
    笔画: 8
    五笔: GEU
    五行:
    吉凶:
    仓颉: QMV
    四角: 5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2) 同本义

    表,上衣也。——《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

    表裘不入公门。——《礼记·玉藻》

    必表而出之。——《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

    中绀而表素。——《庄子·让王》

    (3) 又如:表裘(外衣);表礼(作为礼物的衣料);表里(衣服的面子与里子;里外;也指作为礼物的衣料)

    (4) 外面(与“里”相对)

    表里山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5) 又如:表海(临海,滨海);表薄(泛指出身贫贱。表:野外;薄:山林);表里相应(指内外互相应和);表壮不如里壮(丈夫有才能,还不如妻子善能持家,可为内助。表指丈夫,里指妻子)

    (6) 外表,外貌

    虚有其表耳。——《明皇实录》

    (7) 又如:表相(外貌);表征

    (8) 通“标”。表率,榜样

    仁者,天下之表也。——《礼记·表记》

    廉者,民之表也。——包拯《乞不用赃吏》

    (9) 又如:表正(证据;表率;榜样);表俗(作为世人的表率)

    (10) 通“幖”。表帜,标志

    祭之日表。——《周礼·肆师》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荀子·成相》

    (11) 又如:表旗(边境上的标帜);表识(标记,标帜)

    (12) 给皇帝上的奏章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3) 又如:表函(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表文奏章);表草(表文的草稿)

    (14) 表格

    为十表。——司马迁《报任安书》

    (15) 又如:度量衡表;对数表;乘法表;编制表;一览表;价目表

    (16) 作标记的木柱

    吴起治 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日置表于南门之外。——《吕氏春秋·慎小》

    城上千步一表。——《墨子·备城门》

    (17) 表亲 。一种亲戚关系,有姑表和姨表之分,都叫表,姑母的子女互为姑表,姨母的子女互为姨表。如:表兄弟,表兄妹,表姊弟,表姊妹(姑母、舅父、姨母的子女);表叔,表伯,表舅(父母的表兄妹);表侄,表甥(表兄弟姐妹的孩子);表婶(表叔之妻)

    (18) 边界线 。如:表旗(边界线上的旗帜)

    (19) 直立于地面,用以测日影的标杆

    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其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景:影。)——阮元《畴人传》

    (20) 石碑

    千里立表,万里连纪。——《汉书》

    (21) 测量仪器 。如:温度表;水表;电表;表座(日影表的底座)

    (22) 树梢 。如:林表

    (23) 姓

    动词

    (1) 表彰,显扬

    刻石表功兮炜煌煌。——唐· 韦应物《石鼓歌》

    (2) 又如:旌表(立石碑、匾额以颂扬功德);表章(显扬;宣扬;古代臣子上君王的奏章);表显(显扬);表式(表彰)

    (3) 设立标记;标出,标明

    (4) 又如:表木(立木为标志);表目(标名,命名);表揭(标志)

    (5) 表白

    或援誓以表心。——刘知几《史通》

    (6) 又如:表异(表明特异之处);表微(表明微细之事);表心意;按下不表;表抒(表达,抒发)

    (7) 启奏,上表章给皇帝

    亮自表后主。——《三国志·诸葛亮传》

    礼官辄表贺。——《明史·海瑞传》

    曹公表 权为骠骑将军。——《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8) 又如:表救(上表援救);表闻(上表申闻于上);表荐(上表推荐);表谢(上表谢恩);表劝(上表劝即帝位)

    (9) 表现,显示 。如:表德(佛教用语。直接显示真理叫表德。与遮情相对);表候(表现在外的征象)

    (10) 记载 。如:表勒(刻石记载);表载(记载)

    (11) 用药物等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如:表寒气;表汗

    名词

    一种轻便的可以戴在手腕上或放在口袋内的计时器 。又如:手表;怀表

    英文翻译

    show, express, manifest, display

    方言集汇

    ◎ 粤语:bi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au3 beu3 [梅县腔] biau3 [沙头角腔] biau3 [陆丰腔] biau3 [海陆丰腔] biau3 [客英字典] biau3 [东莞腔] biau3 biau1 [客语拼音字汇] beu3 biau3 [宝安腔] biau3 | b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陂矯宵B上聲開口三等宵Bpieux/pyevpĭɛu
    shū [shu]
    部首: 228
    笔画: 8
    五笔: HI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FE
    四角: 27940

    详细解释

    动词

    会意兼形声。同本义

    叔,拾也。——《说文》。汝南名收芋为叔。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诗·豳风·七月》

    形容词

    (1) 假借为“少”。年幼的

    叔者,少也。——《白虎通·姓名》

    父之兄弟后生为叔父,父之弟妻为叔母。又夫之弟为叔。——《尔雅》

    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2) 古时兄弟长幼顺序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叔表示排第三的

    仲叔继幽沦。——唐· 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3) 末;衰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仪礼·觐礼》

    皆叔世也。——《汉书·刑法志》。注:“晚世也。”

    然所遇之时,实是叔世。——《晋书·刘颂传》

    (4) 又如:叔世(末世,衰乱的年代);叔末(叔世、末世的合称);叔季(末也,国家衰乱将亡的时代,又指少年时代);叔代(衰乱的时代)

    名词

    (1) 称父亲的弟弟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叔伯姆(妯娌);叔翁(父亲的叔父,即“叔祖”)。或常用于对男性年长者(如对家庭的密友)的客气的亲切的称呼。如:叔侄;大叔;对中年男子的尊称。犹言“阿叔”

    (3) 女性对其丈夫的弟弟的称呼

    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鲁迅《祝福》

    (4) 又如:叔舅(母亲的弟弟;周天子对异姓小邦诸侯的称呼);叔丈人(妻子的叔父);叔丈母(妻子的婶母);叔郎(丈夫的弟弟,即小叔);叔妹(丈夫的妹妹;即“小姑”);叔姑(丈夫的叔母,即“婶婆”)

    (5) 通“菽”。豆类的总称

    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冠》

    以叔粟当赋。——《汉书·昭帝纪》

    (6) 姓

    英文翻译

    father's younger br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s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uk7 [梅县腔] shuk7 [台湾四县腔] suk7 [客英字典] shuk7 [陆丰腔] sh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5 [宝安腔] suk7 [沙头角腔] suk7 [东莞腔] suk7
    ◎ 潮州话:zêg4 (chek) sog4 (so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式竹屋三入聲開口三等sj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