舛误
词语释义
差错;谬误。
词语解释
差错;谬误。
《隋书·王劭传》:“ 劭 具论所出,取书验之,一无舛误。” 金 王若虚 《史记辩惑二》:“ 左 氏之説,未必皆可信,然 迁 之所记,实以是为据焉,则其舛误不得不辨也。” 蔡元培 《致<新青年>记者》:“政学会演说,报纸所载有漏脱,有舛误。”
引证解释
⒈ 差错;谬误。
引《隋书·王劭传》:“劭具论所出,取书验之,一无舛误。”
金王若虚《史记辩惑二》:“左氏之説,未必皆可信,然迁之所记,实以是为据焉,则其舛误不得不辨也。”
蔡元培《致<新青年>记者》:“政学会演说,报纸所载有漏脱,有舛误。”
舛误的国语词典
错误。
舛误的网络释义
舛误
舛误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是两只方向相反的脚,合起来表示相违背的意思。本义:相违背,颠倒)
(2) 同本义
舛,对卧也。——《说文》段注:“谓人与人相对而休也,相背,犹相对也。”
本末舛逆。——贾谊《治安策》
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汉书·扬雄传》
(3) 又如:舛驰(异道而驰;交互);舛令(违命);舛午(抵触;违背)
(4) 交互;交错 。如:舛互(交错);舛驰(交互)
名词
(1) 错乱
此臣所谓舛也。——《汉书·贾谊传》
(2) 如:舛讹(差错;错误);舛差(差误;差错);舛误(差错;错误)
(3) 不幸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王勃《滕王阁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on3 con3 [宝安腔] con3 [海陆丰腔] chon3 con3 [客英字典] chon3 [梅县腔] chon3 [客语拼音字汇] co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舛 | 昌兖 | 昌 | 仙A合 | 上聲 | 銑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tɕʰĭwɛn | chjyenx/tcvee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谬误;错误
误,谬也。——《说文》
群臣议皆误。——《史记·萧相国世家》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误落尘网中。——晋· 陶渊明《归田居》
土木之误。——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笔误;误错(失误差错);误证(错误的证明);误本(有错字的版本);误谬(谬误;差错)
动词
(1) 耽误
郑以救公误之,遂失 秦伯。——《左传·僖公十五年》
(2) 又如:误却(耽误掉;失掉)
(3) 妨害
专欲误将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误人不浅;误身(贻误自身);误人(贻害于人);误惑(贻误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