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屋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穿过房屋。
《晋书·张华传》:“时 华 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 闽 徐夤 《古往今来》诗:“雀儿无角长穿屋,鸚鵡能言却入笼。”
破屋。
唐 杜荀鹤 《山中寄友人》诗:“破窗风翳烛,穿屋月侵床。”
引证解释
⒈ 穿过房屋。
引《晋书·张华传》:“时华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
闽徐夤《古往今来》诗:“雀儿无角长穿屋,鸚鵡能言却入笼。”
⒉ 破屋。
引唐杜荀鹤《山中寄友人》诗:“破窗风翳烛,穿屋月侵床。”
穿屋的网络释义
穿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2) 同本义
穿,通也。——《说文》
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何以穿我屋。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三国志·诸葛亮传》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穿墉(在墙上打洞);穿着鼻(受人摆布);穿穴(犹穿凿);穿空(犹穿孔);穿胸(胸前穿孔透背)
(4) 挖掘;开凿 。如:穿井(掘井);穿掘(挖掘;开凿);穿筑(挖池塘筑假山);穿壁(凿通墙壁);穿墙(墙上凿洞)
(5) 通过、透过(空隙、空间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苏轼《念奴娇》
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姚鼐《登泰山记》
(6) 又如:穿针(阴历七月初七日穿针乞巧);穿心(从中间通过);穿城(穿越城镇)
(7) 贯通;贯串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线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 又如:穿鼻(用绳索或环贯穿鼻中隔);穿夜(方言。通宵);穿望(切盼。望穿眼睛的意思)
(9) 把衣、鞋、袜等套在身体相应部位上 。如:穿插(打扮,穿戴);穿执(穿靴执笏的省称);穿秉(谓穿礼服而执朝笏)
(10) 败露;揭穿 。如:穿破(戳穿;败露);穿崩(方言。露馅)
名词
(1) 孔;洞 。如:穿弊(即“穿敝”。洞穿;破烂);穿结(谓衣服洞穿和补缀);穿穴(犹钻研)
(2) 墓穴 。如:穿中记(古代墓穴中的题志)
形容词
(1) 透彻;彻底 。如:看穿;说穿
(2) 破敝 。如:穿角履(破头的鞋子);穿诀(缺损;破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on1 [东莞腔] con1 [海陆丰腔] chon1 [客英字典] chon1 [台湾四县腔] con1 [宝安腔] con1 [陆丰腔] chon5 chon1 [梅县腔] chon1 [客语拼音字汇] c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穿 | 昌緣 | 昌 | 仙A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tɕʰĭwɛn | chjyen/tcv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本义:帐幕。“幄”的本字)
(2) 同本义
屋,居也。——《说文》。徐灏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
尚不愧于屋漏。——《诗·大雅·抑》。传:“屋,小帐也。”
去帝制黄屋左纛。——《汉书·南粤王佗传》
去黄屋称制。——《汉书·陆贾传》。师古曰:“黄屋,谓车上盖也。”
(3) 又如:屋幕(帐幕);屋漏(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插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
(4) 古代半地穴式住室建筑的顶部覆盖
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淮南子》
(5) 房舍,房屋
以二人居屋十间。——洪亮吉《治平篇》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又如:屋山(屋脊);屋山头(堂屋两端的房檐);屋桷(房屋上的椽子);屋里巷(家里);屋除(阶下,房舍前的台阶);屋庑(房子的顶部);屋头(房屋的上面);屋庐(泛指居室);屋盖(屋顶);屋壁(房屋的夹墙);屋基(房屋的地基);屋山头(屋山。指屋脊或山墙);屋上乌(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7) 房间。如:里屋;外屋
(8) 房顶 。如:屋上架屋;屋下架屋
(9) 室深处
屋,奥也。其中温奥也。——《释名》
(10) 车盖,车篷子
纪信乘黄屋车。——《史记》
动词
(1) 终止
李纲用之于 靖康而 宋社屋。—— 沈德符《万历野荻编》
(2) 建屋,盖屋
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礼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wuk7 [台湾四县腔] wuk7 [客语拼音字汇] vug5 [海陆丰腔] wuk7 [客英字典] vuk7 [陆丰腔] wuk7 [沙头角腔] wuk7 [宝安腔] wuk7 [东莞腔] w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屋 | 烏谷 | 影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ʔuk | quk/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