腷臆

bì yì [ bi yi]
注音 ㄅ一ˋ 一ˋ

词语释义

腷臆 bìyì

(1) 因忿怒或哀伤而气郁结

腷臆纷纭
smoldering;pent-up

词语解释

  1. 因愤怒或哀伤而情绪郁结。

    汉 王延寿 《梦赋》:“於是梦中惊怒,腷臆纷紜。” 三国 魏 曹丕 《武帝哀策文》:“舒皇德而咏思,遂腷臆以蒞事。”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寄身锋刃,腷臆谁愬?”

引证解释

⒈ 因愤怒或哀伤而情绪郁结。

汉王延寿《梦赋》:“於是梦中惊怒,腷臆纷紜。”
三国魏曹丕《武帝哀策文》:“舒皇德而咏思,遂腷臆以蒞事。”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寄身锋刃,腷臆谁愬?”

腷臆的国语词典

忍住气,不发泄。

腷臆的网络释义

腷臆

  • 腷臆,汉语词语,拼音是bì yì,释义是因愤怒或哀伤而情绪郁结。
  • 汉字详情

    [bi]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GKL
    五行:
    仓颉: BMRW
    四角: 7126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逼職開入聲開口三等bʰĭəkbik/biok
    [yi]
    部首: 444
    笔画: 17
    五笔: EUJN
    五行:
    仓颉: BYTP
    四角: 702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意声。又作“肊”。本义:胸骨)

    (2) 同本义

    臆,胸骨也。——《说文》

    (3) 胸部

    气交愤于胸臆。——王粲《登楼赋》

    臆,匈也。——《广雅》

    仪遗忏以臆对。——《汉书·序传上》

    丹臆兰臆。——潘岳《射雉赋》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唐· 王建《水夫谣》

    (4) 又如:抚臆论心

    动词

    (1) 通“意”。意料;推测

    乃知天下之事,不可尽知,而以臆断之,不可任也。——《抱朴子》

    请对以臆。——《史记·贾谊传》

    然而子长少臆中之说。——《论衡·案书》

    (2) 又如:臆辨(只凭推测来辨别)

    副词

    (1) 主观地

    妄以臆度。——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臆中(犹言主观想象);臆出(主观所出);臆见(亦作“肊见”。主观的看法);臆决(主观地决断);臆定(主观地断定);臆算(主观推算);臆改(凭臆测改动文字)

    英文翻译

    chest, breast, bosom; thought

    方言集汇

    ◎ 粤语:ji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t8 ri5 [宝安腔] ji5 [台湾四县腔] jit8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力職開入聲開口三等qik/iokʔĭə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