腷腷膊膊

bì bì bó bó [ bi bi bo bo]
注音 ㄅ一ˋ ㄅ一ˋ ㄅㄛˊ ㄅㄛˊ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腷腷膊膊 bìbì-bóbó

(1) ——鸡鸣前的拍翅声

flip-flap

词语解释

  1. 象声词。形容连续起伏的声音。古诗《两头纤纤》:“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宋 范成大 《两头纤纤》诗之一:“腷腷膊膊上帖箭,磊磊落落封侯面。” 宋 范成大 《两头纤纤》诗之二:“腷腷膊膊扣户声,磊磊落落金盘冰。”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腷腷膊膊,鸡鸣狗鸣;淅淅索索,风声雨声。”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形容连续起伏的声音。

古诗《两头纤纤》:“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宋范成大《两头纤纤》诗之一:“腷腷膊膊上帖箭,磊磊落落封侯面。”
宋范成大《两头纤纤》诗之二:“腷腷膊膊扣户声,磊磊落落金盘冰。”
清龚自珍《行路易》诗:“腷腷膊膊,鸡鸣狗鸣;淅淅索索,风声雨声。”

腷腷膊膊的国语词典

状声词:(1)​ 形容鼓翅的声音。汉.无名氏〈古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2)​ 形容冰裂的声音。《佩文韵府.卷九九.药韵》:「古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春冰裂,磊磊落落桃初结。』」

腷腷膊膊的网络释义

腷腷膊膊

  • 腷腷膊膊,读音为bì bì bó bó,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象声词,形容连续起伏的声音。
  • 汉字详情

    [bi]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GKL
    五行:
    仓颉: BMRW
    四角: 7126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逼職開入聲開口三等bʰĭəkbik/biok
    [bi]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GKL
    五行:
    仓颉: BMRW
    四角: 7126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逼職開入聲開口三等bʰĭəkbik/biok
    [bo]
    部首: 444
    笔画: 14
    五笔: EGEF
    五行:
    吉凶:
    仓颉: BIBI
    四角: 7324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尃( )声。本义:肩臂) 同本义 。如:膊子(膀子,胳膊);赤膊

    英文翻译

    shoulders, upper arms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 客家话:[梅县腔] bok7 [宝安腔] bok7 [客语拼音字汇] b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bo]
    部首: 444
    笔画: 14
    五笔: EGEF
    五行:
    吉凶:
    仓颉: BIBI
    四角: 7324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尃( )声。本义:肩臂) 同本义 。如:膊子(膀子,胳膊);赤膊

    英文翻译

    shoulders, upper arms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 客家话:[梅县腔] bok7 [宝安腔] bok7 [客语拼音字汇] b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