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耽搁
(1) 停留
(2) 耽误;拖延
词语解释
亦作“ 耽阁 ”。停留。
《水浒传》第三九回:“如今小弟不敢耽搁,回去便和人来捉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他便在 上海 耽搁住,再也不回 杭州 。” 巴金 《家》十:“我在花园里头耽搁久了,太太晓得会骂我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一章:“我今晚要写些东西,就在你这儿多耽搁一会。”
延误。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四出:“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阁到如今。”《西游记》第八八回:“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了,想是途中有甚耽搁。” 清 李渔 《蜃中楼·婚阻》:“不但埋没妾身名节,又且耽搁舍妹终身。”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甭耽搁她的功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耽阁”。
⒉ 停留。
引《水浒传》第三九回:“如今小弟不敢耽搁,回去便和人来捉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他便在上海耽搁住,再也不回杭州。”
巴金《家》十:“我在花园里头耽搁久了,太太晓得会骂我的。”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一章:“我今晚要写些东西,就在你这儿多耽搁一会。”
⒊ 延误。
引元杨暹《西游记》第十四出:“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阁到如今。”
《西游记》第八八回:“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了,想是途中有甚耽搁。”
清李渔《蜃中楼·婚阻》:“不但埋没妾身名节,又且耽搁舍妹终身。”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甭耽搁她的功课。”
耽搁的国语词典
耽误、延迟。《红楼梦.第五○回》:「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也作「耽阁」、「担搁」、「担阁」。
耽搁的网络释义
耽搁
耽搁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冘(
)声。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 同本义夸父耽耳。——《淮南子·地形》。 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
(2) 又如:耽毵(毛长下垂纷披的样子)
动词
(1) 沉溺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卫风·氓》
士之耽兮。——《诗·卫风·氓》。传:“乐也。”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礼记》
惟耽乐之从。——《书·无逸》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且耽田家乐。——李白《赠闾丘处士》
(2) 又如:耽着(迷恋);耽思深思,潜心研究探讨;耽乐(沈迷于享乐)
(3) 承受;担负
我要及时就死,又耽不起吞金服毒的。——《红楼梦》
(4) 又如:耽险(担风险;危险);耽待(耽带。照顾,帮助;宽容;原谅;担当,承受;等候)
(5) 嗜;喜好
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元· 睢景臣《高祖还乡》
(6) 又如:耽好(特别爱好);耽志(专心致志);耽尚(爱好,尊崇);耽研(专心研究);耽意(专心)
(7) 停留;延迟 。如:耽搁;耽误;耽迟(耽误;迟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am1 [宝安腔] dam1 [海陆丰腔] dam1 [客英字典] dam1 [梅县腔] dam1 dam5 [东莞腔] dam1 [客语拼音字汇] da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耽 | 丁含 | 端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tɒm | tom |
详细解释
gē
动词
(1) (形声。从手,阁声。本义:放,放置)
(2) 同本义
况且我又年轻,不压人,怨不得不把我搁在眼里。——《红楼梦》
(3) 又如:搁手(放开手,作罢);搁开(放下,放开);再搁点糖
(4) 停顿;耽搁
原来这一向因凤姐病了, 李纨探春料理家务,不得闲暇;接着过年过节,许多杂事,竟将诗社搁起。——《红楼梦》七十回
(5) 又如:延搁(拖延耽搁);这事搁一搁再说;搁煞(方言。谓搁置不周转或不流通;耽搁);搁误(耽误)
(6) 另见
gé
动词
(1) 经受,承受
不过是脸软心慈,搁不住人求两句罢了。——《红楼梦》十六回
再结实的身子骨儿,搁得住这么折腾吗?
(2) 又如:搁栅(支承地板、楼板或天花板的梁)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o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