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提前
(1) 提早;使提早发生
(2) 先于预定的时间或日期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把预定的时间)往前移:~动身|~完成任务。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我们提前一个钟头到达机场。
2、她的医学课程提前完成了。
3、如果你想看夜总会精彩的系列文娱表演,你得提前很多预订座位。
4、总统的一席话似乎暗示竞选可能提前。
5、如果你有任何的休假计划,我建议你至少提前一天通知你的负责人。
6、而且当考虑到一些新的事情,要求反馈并且提前分享你的想法和计划。
7、你能提前为我安排一辆出租车吗?
8、了解你的受众并提前和经常与他们核对。
9、然而,有些人可能不希望提前这么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
10、如果你有任何的休假计划,我建议你至少提前一天通知你的负责人。只有在得到负责人批准后,你才可以离开。
11、一些客户都经历过这个过程或有雇用翻译服务的经验,他们在翻译过程开始之前,会提前表达自己的偏好(如有)。
12、一路走来,我们不仅和当地家庭住在一起,还住过青年旅社和经济型旅馆,以适合我们的步调做二等旅行,没有提前预订或严格的计划。
13、它需要提前知道要寻找哪些文件、它们位于何处,并要确保确实正确地生成了它们,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它们将是可用的。
14、我知道有一些不错的实习制度,雇主会提前约见申请人,认真考虑他们应该做什么。
15、每个测试团队派遣到会议的代表都应该为提前完成制定自己的目标。
16、虽然他们都是综合性大学,但是他们的定位却很清晰,事实上,这些学校提前也把这种理念推销给学生。
17、当然,如果你在想要旅行的时候去旅行,你可能度过美妙的时光。但是如果提前或者推后两天旅行可以削减一半的旅行成本,怎么样?
18、你必须提前计划,准备好所需要的正餐和零食,所有食品都是自己以前吃过适合自己的。
19、希拉里和我提前一天与我们的辩论班子来到伊普西兰蒂,为在东兰辛的密歇根州立大学举行的最后一场辩论做准备。
20、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使用该策略,并只允许在构建阶段将工作提前到下一个迭代。
21、所以一定要提前预订好房间。
22、但是研究人员提前结束研究,因为结果非常明显。
23、带上打包好的尿布,你的工作需要的东西也就绪,你们俩的衣物也提前拿出来。
24、如果团队提前完成了工作,它始终可以重新返回发行版计划安排,并挑选额外一些可以在迭代开发内部完成的工作项。
25、这是自1976年以来第一次有小行星如此近距离接近地球,也是天文学家首次提前如此长的时间得到确切消息。
26、但是,如果没有开始和结束日期,则无法确定团队是提前还是落后于计划的工作。
27、就像你当年带着父母的期望去幼儿园为自己在一个似乎还遥不可及的世界获得成功做准备那样,你也要提前为你的退休做准备。
28、同时也得提前考虑好车票,行李和新衣服的事宜。
29、选择一些能提前准备的食物,这样你就不用在厨房里忙得焦头烂额。
30、当你写作时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在场,那就提前约法三章,告诉他们除非紧急情况否则不要打扰你。
提前的国语词典
把预定的时间向前挪移。如:「此项工程进行顺利,预计明年三月,可提前完工。」也作「提早」。
提前的网络释义
提前
提前的翻译
提前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tí
动词
(1)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2) 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 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4) 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今又提一旅孤军。——宋· 岳飞《五岳祠盟记》
(5) 又如:提军(率领军队);提动(调动);提兵(率领军队)
(6) 紧紧拿着;执持
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于诸侯。——《管子·轻重己》
(7) 又如:提握;提笔(握笔。指写文章);提刀(持刀)
(8) 说起,提及
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关汉卿《窦娥冤》
(9) 又如:提秽(话语不干净;指责);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说起)
(10) 指出;举出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11) 提拔;提升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龄《晋书》。
(12) 又如:提引(提拔);提奖(提拔奖励)
(13) 携带
提一匕首。——《战国策·燕策》
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爱下》
(14) 掷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吴太子,杀之。——《汉书·吴王濞传》。 师古曰:“提,掷也。”
拔剑四面提出。——《汉书·王莽传下》
宛市百姓共提击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5) 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
(16) 如:提问题;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见
(17) 提醒 。
(18) 如:提撕点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点(提醒指点);提省(提醒)
(19) 扶持 。
(20) 如:提掇(提携。帮助,照顾);提援(营救;解脱);提掖(挟住两腋将人拎起)
(21) 传讯,指提取犯人 。
(22)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问(传讯审问);提解(押送犯人或财物)
名词
(1) 一种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长的把儿,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
(2) 如:油提;酒提
(3) 提梁。篮、壶等的提手 。
(4) 如:提炉(有提梁的香炉)
(5) 姓
量词
(1) 用于提着的物体,其重量没有确数。
(2) 如:一提金;一提银
(3) 另见
dī
(1) ——用于“提防”(
)、“提溜”( )等(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东莞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宝安腔] ti2 [梅县腔] ti2 [陆丰腔] ti3 [海陆丰腔] ti2 [沙头角腔] ti2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提 | 是支 | 常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zje | ʑĭe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义:前进)
(2) 同本义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3)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4) 引导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 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
(5) 又如:前王(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前马(在马前引导或护卫)
(6) 进见
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
(7) 通“翦”。剪裁
无前则徵多,徵多故富。——《韩非子·八经》
名词
(1) 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在前上处。——《诗·邶风·简兮》
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周书·克殷》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敌。
(2) 又如:前队(前锋);前途(前面;前边);前件(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前行(前锋);前和(枪的前额);前轨(犹前辙);前军(先头部队)
(3) 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我未之前闻也。——《礼记·檀弓》。注:“犹故也。”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赞》
前知其如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前人之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前倨后恭(先傲慢,后谦恭);前光(先人的光辉);前番(前一次;上一次);前埭(上次);前限(前次的限期);前半三世(前半生);前家(前妻);前家儿(前妻之子);前星(指太子);前行(旧时美称吏员);前绪(前人的功业)
(5) 预先;事前
可以前知。——《礼记·中庸》。注:“亦先也。”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日前;生前;午前;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前算(事前筹划);前虑(事前的谋虑);前觉(犹先觉)
(7) 目前
事效见前。——《汉书·严助传》。注:“前,目前也。”
(8) 通“箭”。箭竹
有竹前檀柘之壤。——《管子·山国轨》
形容词
(1) 从前的 。如:前部长;前主任
(2) 未来的 。如:前景;前程;前途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2 [东莞腔] cen2 [客英字典]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en2 [沙头角腔] cien2 [宝安腔] cen2 [海陆丰腔]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qian2 [陆丰腔] tsian3
◎ 潮州话:zoiⁿ5 [揭阳、潮阳]zaiⁿ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前 | 昨先 | 從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dzʰien | zen/dz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