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耽误
1. 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赶上,未能做好或未能完成。
2. 由于某种原因而使过程延长。
3. 由于措施不力或条件不充分而留下恶果。
词语解释
拖延贻误。
《金史·天文志》:“有童謡云:‘青山转,转山青。耽误尽,少年人。’盖言是时人皆为兵,转鬪山谷,战伐不休,当至老也。”《水浒传》第八回:“ 林冲 道:‘感谢泰山厚意,只是 林冲 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红楼梦》第二四回:“早告诉我一声儿,多大点子事,还值的耽误到这会子。”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你是有家有孩子的人,散了就完了,人家F小姐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岂不就被你耽误了。” 浩然 《艳阳天》第二章:“在这一刻千金的时候,白白耽误了半个月,抢种晚庄稼根本就来不及了。”
引证解释
⒈ 拖延贻误。
引《金史·天文志》:“有童謡云:‘青山转,转山青。耽误尽,少年人。’盖言是时人皆为兵,转鬪山谷,战伐不休,当至老也。”
《水浒传》第八回:“林冲道:‘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
《红楼梦》第二四回:“早告诉我一声儿,多大点子事,还值的耽误到这会子。”
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你是有家有孩子的人,散了就完了,人家F小姐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岂不就被你耽误了。”
浩然《艳阳天》第二章:“在这一刻千金的时候,白白耽误了半个月,抢种晚庄稼根本就来不及了。”
耽误的国语词典
延迟致误。
耽误的网络释义
耽误
耽误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冘(
)声。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 同本义夸父耽耳。——《淮南子·地形》。 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
(2) 又如:耽毵(毛长下垂纷披的样子)
动词
(1) 沉溺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卫风·氓》
士之耽兮。——《诗·卫风·氓》。传:“乐也。”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礼记》
惟耽乐之从。——《书·无逸》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且耽田家乐。——李白《赠闾丘处士》
(2) 又如:耽着(迷恋);耽思深思,潜心研究探讨;耽乐(沈迷于享乐)
(3) 承受;担负
我要及时就死,又耽不起吞金服毒的。——《红楼梦》
(4) 又如:耽险(担风险;危险);耽待(耽带。照顾,帮助;宽容;原谅;担当,承受;等候)
(5) 嗜;喜好
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元· 睢景臣《高祖还乡》
(6) 又如:耽好(特别爱好);耽志(专心致志);耽尚(爱好,尊崇);耽研(专心研究);耽意(专心)
(7) 停留;延迟 。如:耽搁;耽误;耽迟(耽误;迟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am1 [宝安腔] dam1 [海陆丰腔] dam1 [客英字典] dam1 [梅县腔] dam1 dam5 [东莞腔] dam1 [客语拼音字汇] da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耽 | 丁含 | 端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tɒm | tom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谬误;错误
误,谬也。——《说文》
群臣议皆误。——《史记·萧相国世家》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误落尘网中。——晋· 陶渊明《归田居》
土木之误。——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笔误;误错(失误差错);误证(错误的证明);误本(有错字的版本);误谬(谬误;差错)
动词
(1) 耽误
郑以救公误之,遂失 秦伯。——《左传·僖公十五年》
(2) 又如:误却(耽误掉;失掉)
(3) 妨害
专欲误将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误人不浅;误身(贻误自身);误人(贻害于人);误惑(贻误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