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

lǎo yù [ lao yu]
繁体 老嫗
注音 ㄌㄠˇ ㄩˋ

词语释义

老妪 lǎoyù

(1) 老妇人

senile woman; old woman

词语解释

  1. 老年妇女。

    《史记·高祖本纪》:“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北史·杨愔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 汉 老嫗斟酌!’”《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那庙中先有老嫗也在内躲雨。” 郭沫若 《行路难》中篇第二章:“他从海岸上又折向街头来,在一只街角上又遇着刚才那位卖菜的老妪。”

  2. 老妇自称。

    唐 杜甫 《石壕吏》诗:“老嫗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引证解释

⒈ 老年妇女。

《史记·高祖本纪》:“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
《北史·杨愔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汉老嫗斟酌!’”
《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那庙中先有老嫗也在内躲雨。”
郭沫若《行路难》中篇第二章:“他从海岸上又折向街头来,在一只街角上又遇着刚才那位卖菜的老妪。”

⒉ 老妇自称。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嫗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老妪的国语词典

年老的妇人。

老妪的网络释义

老妪

  • 古代的老妇人的自称。
  • 例:杜甫《石壕吏》“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在今天的少数赣语[如永新话],徽语,少数吴语[如温岭话]等方言也依然在使用这个词。
  • 老妪造句

    歌仔戏所以能流行,正是因为它通俗浅白,老妪能解。
    居易急求人知,意陈于词,遂令老妪能解。
    他写的诗不故作深奥,贴近生活,真正是老妪能解。
    这本书读起来浅白幽默,真可说是老妪能解。
    白居易的诗因为写得老妪能解,所以有着广大的读者。
    白居易的诗以老妪能解惟其特色,和主张用字的韩愈有很大的差別。
    让优美的表演艺术能普及化,做到雅俗共赏,老妪能解,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这位作家的文章平易近人,老妪能解,因此深受读者欢迎。
    流行文化要求的是"通俗",做到老妪能解,所以才能吸引许多支持者。
    已经死亡.是个老妪的.世界的干瘪了的灰色阴门.
    德国一名八旬老妪在手包被抢后,奋力骑自行车追赶,终将一名41岁的男性蟊贼擒获。
    虽然这所房不能用了,老妪仍住这儿.
    “不看见你我倒是挺好的,小伙子。”老妪说道。
    他披上外套,走到卖花老妪的桌前.
    最漂亮的牛,贫穷的老妪,这是往昔对她的称呼.
    随后是旁边的那个:矮个子的老妪。
    这个老妪体弱,百病缠身,幸好她的儿女都很孝顺.
    老妪走过来,在斯蒂芬身边停下脚步。
    看老妪慌里慌张的样子,七仙女感到没什么好事.
    一个孤单的老翁是不是比一个孤单的老妪更为难?这是生命的分工,男人你不必谦让.

    汉字详情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TXB

    英文翻译

    old, aged; experienced
    [yu]
    部首: 323
    笔画: 7
    五笔: VAQY
    五行:
    仓颉: VSK
    四角: 414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区声。本义:母亲,妈妈)

    (2) 同本义

    妪,母也。——《说文》

    老妪夜哭。——《史记》

    东海莫贤知其母, 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至大官。 东海号曰:“万石 严妪”。——《汉书》

    (3) 老年妇女

    妪,今俗称老妇曰妪。——《正字通》

    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公羊传》

    (4) 妇女的通称

    从少妪三十。——《南史·邓郁传》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独与妪居。——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

    命妪煮芋。

    乃火尔妪。

    妪煮芋进。

    英文翻译

    old woman, ha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