纫针

rèn zhēn [ ren zhen]
繁体 紉針
注音 ㄖㄣˋ ㄓㄣ

词语释义

纫针 rènzhēn

(1) 将一缕缝合线接到缝合针的针端上

swage

词语解释

  1. 见“ 纫箴 ”。

引证解释

⒈ 见“纫箴”。

纫针的网络释义

纫针 (词语概念)

  • 亦作“ 纫针 ”。以线穿针。引申为缝制衣物。《礼记·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 纫针造句

    图为邻居家老人来找阿华帮忙纫针线。
    母亲虽然做活时仍然熟练,可是纫针的时候却很困难了,把线穿进小小的针孔里,成了最费力的事。
    现在老人眼睛不花,耳朵不背,自己纫针缝扣一点问题都没有。
    她的整个身心,极灵敏地感应着锯齿与骨头之间每一丝微小的震颤,像纫针,像绣花,又像雷鸣,像爆炸,像天崩地裂。
    老人说,做了这么多年童鞋,现在视力不好,她也能凭经验摸索出来,只是纫针要稍微费事点,有时候要好几下才能纫好。
    进了这条街,越往里走越热闹,最明显的就是摆地摊的越来越多,有卖针的、卖线的、卖鞋垫的等等,熟悉的就不说了,让我站住脚的是一个卖纫针器的。
    老人年龄大了,纫针常常要花很长时间才行。
    刚好赶上周华敏的妈妈在做鞋垫,近八旬的周妈妈眼不花耳不聋,纫针穿线都不用帮忙,大家一起围着周妈妈坐下学习做鞋垫。
    我常帮她纫针……嘿,还是小孩子眼尖!姥姥夸得我美滋滋的,就更爱黏在她身边了。
    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实验,人们纫针的时候,神情越是专注,越是不容易穿进去。
    虽然有一只眼睛看不见,但另一只眼睛却很好,还能自己纫针线。
    结果表明,缝纫针孔径、缝纫针矩、行距等的变化实际是引起芯材中缝线体积含量的变化,在允许的工程缝纫参数范围内,剪切模量近似为缝线体积含量的线性函数。
    不过,白天龙得师门真传,不仅能破此绊,还能打闪纫针、崴桩绷腿,致其腿折腰伤一败涂地。
    不光这些,我们这位百岁奶奶,还能缝补绣花,纫针的时候手都没抖一下。
    为展示自己的手艺,老人当场拿出针线笸箩,捻线纫针,在一块布上缝。
    为了生活上的方便,杨梦华还学会了用舌尖纫针,家里有缝缝补补的活儿就不用麻烦别人了。
    当时有场戏“大婶在树下纫针”,通过“大婶”深厚表演功底对情节的层层铺垫,田华当时只一句“大婶我给你纫”,就表现出了喜儿清纯、善良的本性。

    汉字详情

    rèn [ren]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VYY
    姓名学:
    仓颉: VMSHI
    四角: 271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刃声。本义:搓绳)

    (2) 同本义

    纫,禅绳也。——《说文》。朱骏声曰:“凡单展曰纫,合绳曰纠, 织绳曰辫。”

    纫针请补缀。——《礼记·内则》

    纫秋兰以为佩,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并纫茅,丝以为索。——《楚辞·惜誓》

    (3) 又如:纫佩(捻缀秋兰,佩带在身)

    (4) 缝纫; 缝补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纫缉(联缀修补);纫缝(缝纫);纫捺(缝制)

    (6) 穿线

    今亦以线贯针为纫。——《方言》注

    (7) 又如:纫针(以线穿针。引申为缝制衣服)

    (8) 连缀,联结

    腰纫双佩。——《北史》

    (9) 按摩

    裸体纫胸称疾。——《管子·霸形》

    形容词

    (1)感佩不忘

    纫秋兰以为佩。——《楚辞·离骚》

    (2) 又如:纫佩(对别人的德泽和教益铭感于心,如纫佩在身。多用于书信)

    (3) 柔软而结实的。通“韧”

    蒲苇纫如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纫如丝(如同丝那样柔软结实)

    名词

    绳索,绳子

    先作麻纫,缠十许匝。——《齐民要术》

    英文翻译

    thread needle, sew stitch, st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jan6

    宋本广韵

    zhēn [zhen]
    部首: 506
    笔画: 7
    五笔: QF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PJ
    四角: 847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2) 同本义

    (3) 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鍼,所以缝也。——《说文》。字亦作针。

    挫鍼治繲,足以糊口。——《庄子·人间世》

    若当针,不过一二处。——《三国志·华陀传》

    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陈叔宝《七夕宴玄圃诗》

    (4) 又如:针头线脑(做针线活的零碎物件);针巧(针线的工夫精巧);针缕(即“针线”。也作“鍼缕”、“鍼镂”);针关(针孔);针颖(针尖);针头(针尖。借指绣针);针锋(针尖);针帖(插针用的线板);针虱(针马虱。比喻细微之物);针尖不倒(指手不停针);针衣(藏针用的带)

    (5) 医疗用具。用石或金属做成

    鍼石运乎手爪。——《后汉书·文苑赵壹传》

    (6) 又如:针石(用以治病的石针);针艾(即针灸);针膏(针饵。针灸和药物);针剂(针灸和药剂)

    (7) 针状的东西。如:针芒(针尖。比喻细微。也作“鍼芒”);针水(稻种发芽后其芽露出水面);针列(密集如细针排列)

    (8) 刻度盘上的指针 。如:时针,分针,秒针;针路(罗盘针指的航路)

    (9) 缝衣服、编织时,针穿布的一下 。如:在袜子上缝两针;织漏一针;伤口缝了四针

    动词

    (1) 缝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唐· 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2) 又如:针线娘(替富人做针线活儿的妇女);针黹(缝纫、刺绣等针线活儿);针指(缝纫、刺线之类的针线活计);针姑(制衣之神);针女(缝纫女工);针匠(裁缝);针纫(缝纫);针妇(俗名纺织娘。即络纬);针绝(绝妙的缝纫、刺绣手艺);针缀(缝纫)

    (3) 刺

    鍼,刺也。——《广雅》

    针之立死。——《物类相感志》

    (4) 又如:针笔匠(在人身上刺画花纹的技师);针史(唐末无赖之徒于身上刺字,录入文字或记经历,称为“针史”);针绣(刺绣)

    (5) 以针刺治病

    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鬲,随手而差。——《三国志》

    (6) 又如:针治(针灸治病);针科(针灸科);针师(针灸医师)

    英文翻译

    needle; pin; tack; acupun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zam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