纫箴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纫鍼 ”。亦作“ 纫针 ”。以线穿针。引申为缝制衣物。
《礼记·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阿贺 今住 洛阳 会节坊 , 成式 家雇其纫针。” 唐 康骈 《剧谈录·潘将军失珠》:“有母同居,盖以纫鍼为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纫鍼”。亦作“纫针”。以线穿针。引申为缝制衣物。
引《礼记·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阿贺今住洛阳会节坊,成式家雇其纫针。”
唐康骈《剧谈录·潘将军失珠》:“有母同居,盖以纫鍼为业。”
纫箴的网络释义
纫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刃声。本义:搓绳)
(2) 同本义
纫,禅绳也。——《说文》。朱骏声曰:“凡单展曰纫,合绳曰纠, 织绳曰辫。”
纫针请补缀。——《礼记·内则》
纫秋兰以为佩,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并纫茅,丝以为索。——《楚辞·惜誓》
(3) 又如:纫佩(捻缀秋兰,佩带在身)
(4) 缝纫; 缝补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纫缉(联缀修补);纫缝(缝纫);纫捺(缝制)
(6) 穿线
今亦以线贯针为纫。——《方言》注
(7) 又如:纫针(以线穿针。引申为缝制衣服)
(8) 连缀,联结
腰纫双佩。——《北史》
(9) 按摩
裸体纫胸称疾。——《管子·霸形》
形容词
(1)感佩不忘
纫秋兰以为佩。——《楚辞·离骚》
(2) 又如:纫佩(对别人的德泽和教益铭感于心,如纫佩在身。多用于书信)
(3) 柔软而结实的。通“韧”
蒲苇纫如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纫如丝(如同丝那样柔软结实)
名词
绳索,绳子
先作麻纫,缠十许匝。——《齐民要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咸声。本义:缝衣用的工具。后作“针”)
(2) 同本义
衣裳破绽,纫箴请补缀。——《礼记》。
(3) 又如:箴缕(针线);箴末(喻微细);箴管(指缝缀之事);箴盥(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
(4) 针炙治病所用的针形器具 。如:箴石(石制的针。古代治病之具。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箴砭(古代用石针治病。后借喻为纠谬;规谏)
(5) 文体的一种,以规戒为表达的主题
箴顿挫而清壮。——晋· 陆机《文赋》。
(6) 又如:箴铭(文体名。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规戒、褒赞)
动词
(1) 规劝,告诫
贤袭人娇嗔箴 宝玉,俏 平儿软语救 贾琏。——《红楼梦》。
(2) 又如:箴谏(劝谏别人改正过失);箴砭(指出并纠正错误);箴规(劝谏,规戒);箴诫(规劝告诫);箴诲(规劝教训);箴训(箴戒;规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n1 [宝安腔] zim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客英字典] zhim1 [陆丰腔] zhim1 [客语拼音字汇] zim1 [梅县腔] zhi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斟 | 職深 | 章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侵A | 深 | cjim/tjim | tɕĭĕ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