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辂

bì lù [ bi lu]
繁体 篳輅
注音 ㄅ一ˋ ㄌㄨˋ

词语释义

亦作'筚路'。 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

词语解释

  1. 亦作“ 篳路 ”。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晋 束晳 《近游赋》:“乘篳輅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

  2. 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

    明 张煌言 《感事》诗之二:“篳路曾无异, 桃源 恐不同。”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十二札记》:“ 顾氏 於此事开篳路,后儒虽议其未尽,而其言包括賅通,最得古今秘要。” 章炳麟 《文章说例》:“良由 楚 在 周 初,尚栖篳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参见“ 篳路蓝缕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篳路”。

⒉ 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晋束晳《近游赋》:“乘篳輅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

⒊ 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参见“篳路蓝缕”。

明张煌言《感事》诗之二:“篳路曾无异, 桃源恐不同。”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十二札记》:“顾氏於此事开篳路,后儒虽议其未尽,而其言包括賅通,最得古今秘要。”
章炳麟《文章说例》:“良由楚在周初,尚栖篳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

筚辂的网络释义

筚辂

  • 筚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lù,是指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 汉字详情

    [bi]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XXF
    五行:
    仓颉: HPPJ
    四角: 88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毕声。本义:用竹子编成的篱笆)

    (2) 同本义

    筚,藩落也。——《说文》

    筚,篱也。——《广雅》

    筚门圭窦之人。——《左传·襄公十年》。注:“柴门也。”

    (3) 又如:筚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筚路(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4) 泛指用竹子、荆条等织成的器物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

    英文翻译

    wicker, bamboo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宋本广韵

    [lu]
    部首: 405
    笔画: 10
    五笔: LTKG
    五行:
    吉凶:
    仓颉: KQHER
    四角: 475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各声。本义:绑在车辕上用来牵引车子的横木)

    (2) 同本义

    辂,车軨前横木也。——《说文》。按,人挽之车施辂,与驾牛马者不同。

    当前辂。——《仪礼·既夕礼》。注:“辕缚所以属引。”

    脱輓辂。——《史记·刘敬传》。索隐:“鹿车前横木。”

    (3) 引申为古代的大车,多指帝王用的

    大辂、次辂。——《书·顾命》

    辂车十五乘。——《国语·晋语》

    乘殷之辂。——《论语》

    (4) 又如:辂车(天子的乘车);辂马(天子乘车之驾马);辂车衮冕(大车与礼服)

    动词

    (1) 拉车

    服牛辂马。——《管子·小匡》

    (2) 假借为“络”。用网状物兜住头

    服牛辂马。——《管子·小匡》

    英文翻译

    a chariot, carriage; a carriage pull-bar

    方言集汇

    ◎ 粤语:lo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