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套

bǐ tào [ bi tao]
繁体 筆套
注音 ㄅ一ˇ ㄊ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笔帽。 用线、丝织成或用布做成的套笔的东西。

词语解释

  1. 即笔帽。用以保护笔头的套子。

    清 翟灏 《通俗编·器用》:“﹝笔錔﹞即笔套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如:铜笔套;毛笔套。

  2. 用线、丝等织成或用布做成的套笔的袋子。如:布笔套;毛线笔套。

引证解释

⒈ 即笔帽。用以保护笔头的套子。

清翟灏《通俗编·器用》:“﹝笔錔﹞即笔套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

如:铜笔套;毛笔套。

⒉ 用线、丝等织成或用布做成的套笔的袋子。

如:布笔套;毛线笔套。

笔套的国语词典

保护笔尖或笔头的套子。

笔套的网络释义

笔套

  • 笔套,拼音bǐ tào,指. 即笔帽用以保护笔头的套子。
  • 笔套造句

    苏寒宇冷哼一声,拔出钢笔前端的笔套,露出锋利无比的笔尖,疾如雷电的甩出钢笔。
    小楷笔套管后书写,可以写更小的字。
    他用一根橡皮筋将毛笔套在右耳上,蘸好墨后便俯身两手压案,歪脖子斜脑袋地写了起来。
    这款圆珠笔备有丝绒笔套,内里的笔芯质量卓越,并可更换。
    左:四列信用卡口袋垂直切割,两个垂直转向背后,笔套全长口袋边的口袋。
    其他,其他都是零碎的东西,胶带、笔套,裁掉的纸,画歪的线,指甲刀、卫生纸,不断滴著的,伞缘上的水,灰尘,声音,爱。
    这款圆珠笔备有时尚别致的丝绒笔套,内里的笔芯质量卓越,并可更换。
    只见他从修笔箱中拿出锉刀、剪刀、夹子、钢笔钳等工具,然后取出一支出水不畅的钢笔,用钢笔钳夹着,把钢笔套旋转打开,取出笔舌与笔尖。
    那个学生把自来水笔笔套拧开了。
    给毡头笔套上笔帽,不然就乾了。
    衡水市民间艺术家王文申创制“候店毛笔套笔”获大奖。
    上学的时候你用过钢笔套吗?
    当时曾国藩正任职翰林检讨,他答完卷子,在插戴笔套时,墨水被挤出几滴,不慎沾在卷子上。
    由于冯业馨手上的力气也越来越小,现在连拔一个钢笔套都需要妈妈帮忙,到了高三,刷牙、洗脸、吃饭……这一系列动作都要靠妈妈张玉梅。
    如此想来,才会明白,为什么这个陈旧的钢笔套,这么多年来一直还被父亲保存着。
    公司只发笔芯,笔套要自备;保证放假只有过年和国庆,遇到周扒皮公司是所有职员的不幸。
    广州良益橡胶有限公司供应各种硅橡胶笔套。
    他还送她礼物,通常是些无害的东西,像拖鞋、台历、相框、铅笔和钢笔套。
    我家有一大堆笔套与笔身不配套的笔。
    大毛巾环,钢笔套和手套补丁。

    汉字详情

    [bi]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TF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HHQU
    四角: 88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英文翻译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宋本广韵

    tào [tao]
    部首: 308
    笔画: 10
    五笔: DDU
    五行:
    仓颉: KSMI
    四角: 4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大,从长。套在外面的东西比被套者要大、长。本义:罩在外面的东西)

    (2) 同本义 。如:枕套;书套;钢笔套;手套

    (3) 指已成固定格式的办法或语言 。如:套文,套言,套括(谓一定的模式、框框);套式(固定的模式);套叙(以客套话交谈);套习(俗套)

    (4) 衡量、要求事物的固定模式 。如:套数(手续;程式;套子)

    (5) 地势弯曲的地方。常作地名用字

    明宗战 胡卢套、 杨村,为 梁兵所败。——《新五代史》

    (6) 特指黄河从宁夏横城堡到陕西府谷县一段或这一段围着的地区。如:河套

    (7) 用绳子等结成的环状物 。如:牲口套;大车套;绳套

    (8) 圈套

    话说唐三藏固住元阳,出离了烟花苦套。——《西游记》

    (9) 又如:套子

    动词

    (1) 罩在外面

    下边穿着条香色洋布夹裤,套着双青缎子套裤。——《儿女英雄传》

    (2) 如:套袖(套在衣袖外保护衣服)

    (3) 把棉花、丝棉等平整地装入被褥或袄里缝好 。如:套棉被;套棉袄;套进去;套件衣服

    (4) 用绳索或轭具将牲口拴住或与车辆等用具拴在一起以备使用 。如:套车;套马;套头(套项。套在牲口脖子上的辖具)

    (5) 用计哄骗或诈诱

    宝钗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心窥察。——《红楼梦》

    (6) 又如:套弄(设计骗取);套供

    (7) 照现成的模式做 。如:生搬硬套;这一段是从现在的文章上套下来的

    (8) 拉拢 。如:套交情;套近乎

    (9) 互相衔接、重叠 。如:十年修公路,大圈套小圈

    量词

    用于搭配成组的事物 。如:套杯(一组能大小套叠在一起的杯子);一套房子

    英文翻译

    case, cover, wrapper, envelop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5 tau5 lau5 [梅县腔] tau5 [陆丰腔] to5 [客英字典] tau5 [宝安腔] tau5 [客语拼音字汇] tau4 to4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lau5 [沙头角腔] tau5 [东莞腔] tau5
    ◎ 潮州话:ta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