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淡远

bǐ mò dàn yuǎn [bi mo dan yuan]

词语释义

意境冲淡高远。

汉字详情

[bi]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TF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HHQU
四角: 88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英文翻译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宋本广韵

[mo]
部首: 334
笔画: 15
五笔: LFO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WGFG
四角: 6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2) 同本义

墨,书墨也。——《说文》

舐笔和墨。——《庄子·田子方》

史占墨。——《周礼·占人》

致其墨。——《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

(3) 又如:墨丸(古墨的一种);墨本(碑帖的拓本);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妆(脸部以墨化妆);墨路(墨线)

(4) 指诗文或书画

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扬雄《长杨赋》

(5) 又如:墨君竹(墨绘之竹);文墨;遗墨;墨兵(指史书;指书画诗文);墨妙(精妙的文章、书法和绘画);墨帖(法帖。指名家法书的拓本或印本)

(6) 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物仰其墨。——《太玄·法》。注:“谓绳墨也。”

(7) 又如:墨斗(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墨路(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

(8) 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墨者,墨其额也。——《白虎通·五刑》

墨罪五百。——《周礼·司刑》。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9) 指墨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九流之一,墨翟所创 。如:墨者(墨家的门徒和学者)

(10) 通“纆”。绳索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形容词

(1) 黑色

墨,黑也。——《广雅·释器》

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

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国语·吴语》。注:“传曰:‘肉食者无墨。’今 吴王有墨。墨,黑气也。”

其色墨。——明· 魏学洢《核舟记》

俄倾风定云墨色。——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墨以葬文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始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墨绖(黑色的丧服);墨面(形容面容黑瘦);墨玉(黑色玉石);墨衣(黑衣,指丧服);墨灰(黑灰色)

(3) 贪污,不廉洁

贪以败官为墨。——《左传·昭公十四年》

墨者多自免去。——清· 张廷玉等《明史》

(4) 又如:墨臣(贪赃不法的臣子);墨吏(贪官污吏)

(5) 通“默”。不语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孔静幽墨,冤结纡轸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英文翻译

ink; wri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客家话:[宝安腔] met8 [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英字典] met8 [东莞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海陆丰腔] met8 [沙头角腔] miet8 [台湾四县腔]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mokmək
dàn [dan]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OO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FF
四角: 3918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味道不浓,不咸)

(2) 同本义

淡,薄味也。——《说文》

淡而不厌。——《礼记·中庸》

君子淡以成。——《礼记·表记》。注:“无酸酢少味也。”

淡也者,五味之中也。——《管子·水地》

大味必淡。——《汉书·扬雄传》。注:“谓无主味也。”

其水淡而清。——《世说新语·言语》

(3) 又如:淡酒;淡味;淡句(平淡乏味的诗句);淡而不厌(指诗文恬淡而不乏味);淡菜

(4) 稀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 又如:淡水白酒(薄酒);淡蛾(淡眉);淡烟(轻烟);淡粥(稀粥)

(6) 颜色浅 。如:淡青;淡绿;淡服(淡素的衣服);淡蒙蒙(浅淡朦胧);淡扫蛾眉(轻画眉毛。形容妇女化妆清雅)

(7) 冷淡,不热情

钧与人交,始若淡薄,既久乃益固。——《唐书·卢钧传》

(8) 又如:冷淡(不热情,不亲热);淡悠悠(不介意的样子);淡话(不痛不痒的话;可说可不说的话)

(9) 淡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10) 又如:淡净(淡雅素净);淡妆浓抹(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11) 淡泊,不追求名利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水》

(12) 又如:淡如(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淡泊自甘(乐于恬淡生活,不以清贫为苦)

(13) 营业不旺盛 。如:淡月;在淡季里解雇一些职员

英文翻译

weak, watery; insipid, tasteless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6 taam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am5 tam1 [东莞腔] tam3 [沙头角腔] tam1 [梅县腔] tam1 tam5 [海陆丰腔] tam6 tam1 [客语拼音字汇] tam1 tam4 [陆丰腔] tam1 [客英字典] tam1 tam5 [宝安腔] tam3 | t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甘平聲開口一等dʰɑmdam
yuǎn [yua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FQP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MMU
四角: 313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2)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 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远行无急步(走长路不能走得太急);远游之戒(指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戒训);远招近揖(热情相邀、礼貌相待远近友人);远水近火(即远水不救近火。比喻缓不济急)

(4) 长久;长远

则筮远日。——《仪礼·士冠礼》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公羊传·庄公四年》

(5) 又如:永远;长远;远世(远古的年代);远裔(远代的子孙。也称“远胄”)

(6) 高远;远大

将有远志。——《国语·周语》

未能远谋。——《左传 ·庄公十年》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始有远略。——宋· 苏洵《六国论》

深谋远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远到(形容成就远大,不可限量);远计(远大或长久的计划);远略(远大的谋略)

(8) 多。指差距大

狗则远矣。——《吕氏春秋·慎行论》

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下圣人也亦远矣。

(9) 又如:远年(多年);远不相同

(10) 深远;深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 又如:远忧(深远的忧虑);远奥(深远玄奥);远略(深远的谋略);远神(深远的神韵)

动词

(1) 离开;避开

君子远疱厨。——《孟子·梁惠王上》

暧暧远人村。——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远不知。——唐· 李朝威《柳毅传》

远罪丰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远嫌(远避嫌疑);远罪(远离罪恶);远鄙(避开粗俗);远祸(避免祸患);远开(方言。离开);远势(避免滥用权势)

(3) 违背

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汉书·公孙弘传》

(4) 又如:远礼(背离礼仪);远义(背离仁义)

(5) 疏远,不亲近,不接近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

远贤臣。

(7) 又如: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慢(疏远轻忽);远绝(疏远隔绝);远斥(疏远隔绝);远利(不近私利);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臣(不被亲信重视的臣子)

(8) 扩大;扩展 。如:远境(扩大疆域);远达(飞黄腾达)

(9) 超过;胜过 。如远逾(超越); 远迈(远远超过);远过,(超过)

名词

(1) 偏僻之地;远方 。如:远投荒昧(流放到边远、蛮荒的地区);远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远戍(充军到边远地区);远人(边远地方的人);远乡牌(人在外乡死后,在坟墓上设立的名牌);远晋军州(穷山恶水的边远地区。军与州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均属路);远流(流放到远方);远驿(远方的驿站)

(2) 姓

英文翻译

distant, remote, far; prof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