窆措
注音
ㄅ一ㄢˇ ㄘㄨㄛˋ
词语释义
安葬。
词语解释
安葬。
《周书·武帝纪下》:“宜追赠諡,并窆措。”
引证解释
⒈ 安葬。
引《周书·武帝纪下》:“宜追赠諡,并窆措。”
窆措的网络释义
窆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将棺木葬入墓穴
窆,葬下棺也。——《说文》
乃窆。——《仪礼·乡师》
(2) 又
共丧之窆器。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窆器(下棺入葬的器具);窆葬(埋葬)
(4) 泛指埋葬 。如:窆封(泛指埋葬。下棺入圹,用土掩埋)
名词
墓穴 。如:窆圹(墓穴)
英文翻译
to put a coffin in a grave
方言集汇
◎ 粤语:bi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en3 [宝安腔] ben3 [海陆丰腔] bien3 [客英字典] bien3 pien1 bien2 [梅县腔] bien3 bien5 [客语拼音字汇] bian3 bia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en3 [宝安腔] ben3 [海陆丰腔] bien3 [客英字典] bien3 pien1 bien2 [梅县腔] bien3 bien5 [客语拼音字汇] bian3 b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五豔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窆 | 方驗 | 幫 | 鹽B | 去聲 | 豔 | 開口三等 | 鹽B | 咸 | piemh/pyemm | pĭɛ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2) 同本义
措,置也。——《说文》。
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学之弗能,弗措也。——《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
几致刑措。——《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
(3) 又如:措置(安放;料理);措身(安身,置身);措手(着手处理);措手不迭(形容做事迅速敏捷)
(4) 处理,安排 。如:措注(处置);措处(料理;安排)
(5) 筹划办理 。如:筹措;措画(筹划);措处(筹办,置办)
(6) 施行;用 。如:措施(施行,设施)
(7) 废弃;搁置
驱天下之人入于罪,又缓而慢之以滋其懈怠,此刑之所以不措也。——柳宗元《断刑论下》
英文翻译
place; collect, arrange; employ
方言集汇
◎ 粤语:cou3 zaa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3 [台湾四县腔] co5 cu5 [客英字典] cih5 [东莞腔] cu5 [梅县腔] ze5 chu5 [宝安腔] cu5 [海陆丰腔] co5 cu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3 [台湾四县腔] co5 cu5 [客英字典] cih5 [东莞腔] cu5 [梅县腔] ze5 chu5 [宝安腔] cu5 [海陆丰腔] co5 c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厝 | 倉故 | 清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choh/cuh | tsʰ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