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谬

bǐ miù [ bi miu]
繁体 秕謬
注音 ㄅ一ˇ ㄇ一ㄡˋ

词语释义

错误的言论。

词语解释

词语来源

《释驳论》

基本解释

秕糠

造句

名位财色,世情之所重,而沙门视之如秕穅。

秕谬的国语词典

比喻事理乖错。

汉字详情

[bi]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XXN
五行:
仓颉: HDPP
四角: 229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秕,不成粟也。从禾,比声。——《说文》

用秕稗也。——《左传·定公十年》。注:“谷不成者。今苏俗呼谷不充者曰瘪谷,盖即此字。字亦以粃为之。”

(2) 又如:秕稗(秕与稗。喻败坏无用之物);秕蠹(瘪谷和蠹虫。比喻不良、有害之物);秕粮(稗草)

形容词

坏,恶 。如:秕僻(比喻政事和教化的不善);秕政(弊政,指不良的有害的政治措施)

动词

败坏 。如:秕敝(败坏,破旧);秕僻(邪僻败坏)

英文翻译

empty grain or rice husk, chaff

方言集汇

◎ 粤语:be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pi3 [海陆丰腔] bi3 pi3 [宝安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pi3 [梅县腔] bi3 pi1 [东莞腔] p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pi1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卑履脂A開上聲開口三等脂Apipjiix/pii
miù [miu]
部首: 226
笔画: 13
五笔: YNWE
姓名学:
仓颉: IVSMH
四角: 377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2) 同本义

谬,狂者之妄言也。——《说文》

考之三王而不谬。——礼记·中庸》

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庄子》

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司马迁传》

园喜以谬赏。——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儒效》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谬戾(荒谬乖僻);谬谈(谬语妄说);谬举(妄举,举用不适当的人才);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文章或议论辗转流传于世)

(4) 姓

动词

欺诈;迷误

谬,欺也。——《广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神山记》

秦言不听,谬言:…——《燕丹子》

英文翻译

error, exaggeration; erroneous

方言集汇

◎ 粤语:m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