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筭

bǐng suàn [ bing suan]
繁体 稟筭
注音 ㄅ一ㄥˇ ㄙㄨㄢˋ

词语释义

1.亦作"禀筭"。 2.犹运筹。

词语解释

  1. 亦作“禀筭”。犹运筹。

    《周书·达奚武侯莫陈顺等传论》:“虽禀筭於庙謨,实责成於将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禀筭”。犹运筹。

《周书·达奚武侯莫陈顺等传论》:“虽禀筭於庙謨,实责成於将帅。”

禀筭的网络释义

禀筭

  • 犹运筹
  • 亦作“禀筭”。 《周书·达奚武侯莫陈顺等传论》:“虽禀筭於庙谟,实责成於将帅。”
  • 汉字详情

    bǐng [bing]
    部首: 519
    笔画: 13
    五笔: YLK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WRF
    四角: 009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禀为稟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2) 同本义

    禀,赐谷也。——《说文》

    既禀称事。——《礼记·中庸》。注:“稍食也。”

    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汉书·文帝纪》

    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新唐书·宪宗纪》

    (3) 又如:禀赡(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谷(官府给予粮食);禀粮(供给粮食);禀食(公家配给粮食)

    (4) 赋予;给与

    禀,予也。——《广雅》

    天禀其性。——《汉书·礼乐志》

    (5) 又如:禀质(天资);禀才(天赋的才华);禀分(天赋的资质);禀形(天赋的形貌);禀体(天赋的体质)

    (6) 承受

    臣下罔收禀命。——《书·说命》

    (7) 又如:禀令(承受命令);禀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禀灵(秉受灵秀之气)

    (8) 报告

    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三国演义》

    (9) 又如:禀陈(下级对上级陈述报告);禀牍(对上级有所陈述的文件);禀知(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英文翻译

    report to, pet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陆丰腔] bin3 [客英字典] bin3 [台湾四县腔] bin3 [东莞腔] ben3 [沙头角腔] bin3 [宝安腔] bin3 [海陆丰腔] bin3 [梅县腔] bin3

    宋本广韵

    suàn [suan]
    部首: 624
    笔画: 13
    五笔: TGAJ
    仓颉: HMGT
    四角: 884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文为祘。会意。从竹,从弄。“竹”表算筹,《说文》:“常弄乃不误也。”本义:计算用的筹码)

    (2) 同本义

    筭,长六寸,计历数者。言常弄乃不误也。——《说文》。按,此字实即祘之小篆。祘象形,筭会意也。与从竹从具之算别。字亦作笇。

    (3) 又如:筭人(计算人口以征收赋税)

    (4) 计谋;谋划

    长筭屈于短日,远迹顿于促路。——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

    (5) 又如:长筭(长远的谋划)

    动词

    (1) 同“算”。计算,谋划

    孟子执筹而筭之,万不失一。—— 枚乘《七发》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筭。——《后汉书·张衡传》

    计筭钩画,分铢不误。——《新唐书》

    (2) 又如:计筭(计算)

    英文翻译

    an ancient device for working with numbers; count, calculate, figur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5 [客英字典] son5 [海陆丰腔] son5 [梅县腔] son5 [客语拼音字汇] so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貫去聲合口一等suɑnsuanh/su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