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奏

bǐng zòu [ bing zou]
繁体 稟奏
注音 ㄅ一ㄥˇ ㄗㄡˋ

词语释义

禀奏 bǐngzòu

(1) 禀报奏明

禀奏陛下,关中连日暴雨成灾
express opinions to the throne

词语解释

  1. 向帝王陈述,说明。

    《宋史·职官志二》:“大事则稟奏。”

引证解释

⒈ 向帝王陈述,说明。

《宋史·职官志二》:“大事则稟奏。”

禀奏的网络释义

禀奏

  • 禀奏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ǐng zòu,解释为禀报奏明。
  • 禀奏造句

    再吵的话,回来的时候就算科拉莱不禀报女王,我也会去禀奏。
    随即,就不加任何阐述地将自己今天去往曹国舅府上的情况一一向皇帝禀奏。
    据云殿密谍禀奏,夏晓霜曾在坊市买到一张无生谷残图,我一直以为这消息太过荒谬,如今看来,竟是真的。
    老奴一是没有魏公公这样的才能,二是这样的大事,不敢妄自评论,等皇上龙体稍好,老奴立刻将魏公公的事情禀奏圣上。
    禀奏项公,气小不可谋于大事,要取之,必先予之。
    王承恩一时间也想不透,皇帝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来,他只好恭敬如实的禀奏。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议论纷纷,禀奏声此起披伏臣附议。
    禀奏星君,门外有一人造访,他说自己乃是截教无咎真人。
    文武百官震惊的抬起头来,这次抢先禀奏的是王允“陛下圣明!”。
    他又不知如何上疏禀奏英布之事,只好闪烁其词奏道御前都统领英布撤离职守,和东巡队伍脱离,不知去向。
    车夫禀奏万岁爷,我们在扬州歇息,还是越扬州赶路。
    朝堂上已有人禀奏,辰州万来客栈惊现人皮,当地知县大人无法查出真凶,却接连死去好些人。

    汉字详情

    bǐng [bing]
    部首: 519
    笔画: 13
    五笔: YLK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WRF
    四角: 009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禀为稟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2) 同本义

    禀,赐谷也。——《说文》

    既禀称事。——《礼记·中庸》。注:“稍食也。”

    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汉书·文帝纪》

    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新唐书·宪宗纪》

    (3) 又如:禀赡(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谷(官府给予粮食);禀粮(供给粮食);禀食(公家配给粮食)

    (4) 赋予;给与

    禀,予也。——《广雅》

    天禀其性。——《汉书·礼乐志》

    (5) 又如:禀质(天资);禀才(天赋的才华);禀分(天赋的资质);禀形(天赋的形貌);禀体(天赋的体质)

    (6) 承受

    臣下罔收禀命。——《书·说命》

    (7) 又如:禀令(承受命令);禀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禀灵(秉受灵秀之气)

    (8) 报告

    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三国演义》

    (9) 又如:禀陈(下级对上级陈述报告);禀牍(对上级有所陈述的文件);禀知(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英文翻译

    report to, pet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陆丰腔] bin3 [客英字典] bin3 [台湾四县腔] bin3 [东莞腔] ben3 [沙头角腔] bin3 [宝安腔] bin3 [海陆丰腔] bin3 [梅县腔] bin3

    宋本广韵

    zòu [zou]
    部首: 308
    笔画: 9
    五笔: DW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KHK
    四角: 50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 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 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2) 同本义

    奏,进也。——《说文》

    敷奏以言。——《虞书》

    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书·益稷》

    相如奉璧奏 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以夏进炉,以冬奏扇。——《论衡·逢遇》

    燕姬奏妙舞, 郑女发清歌。——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

    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奏舞(行舞,献舞);奏歌(行歌,献歌)

    (4) 特指向帝王进言或上书

    上书谓之奏。——《论衡·对作》

    奏平彻以闲雅。——陆机《文赋》。注:“奏以陈情叙事。”

    奏对称旨。——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奏书(上奏于天子的文书);奏牍(古时臣子上奏君上的书牍);奏参(向皇上奏章弹劾);奏事(臣下上书给天子论事);奏劾(上章弹劾);奏明(奏陈明白)

    (6) 演奏,吹奏

    奏而食。——《礼记·玉藻》

    要其节奏。——《礼记·乐记》

    皆奏鸣凤。——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迨半奏。

    辍其技不奏。

    更奏鸣凤。

    含愁更秦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唐· 卢仝《有所思》

    (7) 又如:奏公(从事演奏);奏阕(乐曲演奏终了);奏假(演奏升堂之乐);奏庸(击钟);奏曲(演奏乐曲)

    (8) 取得;产生

    各奏汝功。——唐· 韩愈《平淮西碑》

    (9) 又如:奏绩(取得成绩;建立功绩);奏凯(胜利)

    (10) 进(刀)

    奏刀騞然。——《庄子·养生主》

    名词

    (1) 臣子上帝王的文书

    在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后汉书·赵充国传》

    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2) 又如:奏稿(奏章的草稿);奏札(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奏牍(书写奏章的简牍);奏案(批阅奏本的几桌)

    英文翻译

    memorialize emperor; report

    方言集汇

    ◎ 粤语:zau3
    ◎ 客家话:[梅县腔] zeu5 [陆丰腔] zeu5 [客英字典] zeu5 [东莞腔] zeu5 [客语拼音字汇] zeu4 [海陆丰腔] zeu5 [沙头角腔] tsieu5 [台湾四县腔] zeu5 [宝安腔] ziu5
    ◎ 潮州话:z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則候去聲開口一等tsəucuh/z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