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池

bì chí [ bi chi]
注音 ㄅ一ˋ ㄔˊ

词语释义

水色清澄的池塘,清澈见底的池塘。

词语解释

  1. 水色清澄的池塘。

    唐 李适 《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诗:“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 唐 吕温 《衡州夜后把火看花留客》诗:“红芳暗落碧池头,把火遥看且少留。”

引证解释

⒈ 水色清澄的池塘。

唐李适《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诗:“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
唐吕温《衡州夜后把火看花留客》诗:“红芳暗落碧池头,把火遥看且少留。”

碧池的网络释义

碧池 (网络用语)

  • 碧池为英文Bitch的谐音,Bitch为母狗(雌性犬科动物)的英文。现在也可以用作是贬低或厌恶部分女性的脏话,意思则是辱骂女性下贱,也有批评之意。这个字出自1150年代的bicche,由古英语词bicce发展而来,并可能演变自古冰岛语的bikkja,《牛津英语词典》指出该字在西元1000年左右意思是“母狗”。
  • 碧池 (汉语词语)

  • 碧池(bì chí), ㄅㄧˋ ㄔˊ,意思是水色清澄的池塘、清澈见底的池塘。
  • 碧池造句

    饭店视野宽阔,环境优雅,苍树碧池,鸟语花香,硕大的奇石,巧夺天工的临夏砖雕,是集休闲度假商务洽谈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理想之处。
    同样,一座中式的四合院中,亭台楼阁,假山碧池,一应俱全,青铭气冲冲的冲进家门,一个老妈子连忙迎上前“铭公子这是怎么了?”。
    然后就会有男人站出来叱问,“你凭什么说她是碧池!”最后大家热热闹闹推搡撕扯成一团。
    三藕浮碧池……筏可有嫒思,露珠……湿沙壁,暮幽晓寂寂……什么意思啊俊。
    我也是不大明白……按理说碧池和碧莲应该奈何不了他才对啊……
    那个碧池居然没告诉我这么重要的信息。
    碧池姐姐,这位宁公子嘛……就让他和小倩姐姐好好叙一下旧,我们把其他几个人一起带回去见姥姥,我们就别在这里打扰他们两位了。
    气箭瞬间没入凝碧池,如小石入湖,只撩起些许波纹,很快又归于平静。
    外面依旧是个花园,却大了很多,也是真正的花园,假山碧池,花草簇立,晨风吹来,淡香入鼻。
    室外有庭院式花园、亭台楼榭、荷花碧池、风景宜人。
    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
    碧池身后的其他姐妹见怪脸男又朝着他们的大姐大挥钎狂戳,再也不能坐视,于是全部扬腕挥袖,只见一道道白练如同夭矫的灵蛇般从众少女袖中飞出。
    呵!你看,天上那个黑色大虫洞,一看就有很多的妖魔鬼怪,我一个人你叫我拯救世界,当劳资是碧池啊。
    不矜持,是碧池。太矜持,也是碧池。

    汉字详情

    [bi]
    部首: 517
    笔画: 14
    五笔: GR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AMR
    四角: 16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2) 同本义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3) 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4) 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5) 指代绿水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绿水)

    形容词

    (1) 青绿色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碧峰巉然孤起。——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寒则苍,春则碧。——王夫人《小云山记》

    (2) 又如:碧香(本指绿酒的馨,后为酒名);碧海(碧绿色的海);碧芳(绿叶);碧城(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3) 青白色,浅蓝色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江淹《别赋》

    接天连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4) 又如:碧雾(青色的云雾);碧烟(青色的烟雾);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

    英文翻译

    jade; green, blue

    方言集汇

    ◎ 粤语:bi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t7 pet7 [海陆丰腔] bit7 pet7 [梅县腔] pet7 [台湾四县腔] bit7 pe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东莞腔] bit7 [宝安腔] b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彼役昔合入聲合口三等pĭwɛkpyek/pvek
    chí [chi]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B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PD
    四角: 34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2) 水塘

    池,停水曰池。——《广韵》

    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中文大辞典》

    池之竭矣。——《诗·大雅·召》

    或饮于池。——《诗·小雅·无羊》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

    掌沟渎浍池之禁。——《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

    囿有林池。——《国语·周语》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 贾岛《题李凝幽居》

    (3) 又如:游泳池;池苑(池林园。有池水与林木的地方);池阁(位于池畔的楼阁)

    (4) 护城河 。城堡或其他筑垒地方围墙外面深而宽的壕沟,通常注满水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无水曰隍,有水曰池。——《易·泰虞》注

    汤池百步。——《汉书·食货志》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5) 又如:池隍(古代掘土筑城,城下之地,有水称池,无水称隍。因以“池隍”借指城市。);池堑(护城河)

    (6) 某些四周围起象水池形状的处所

    节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傅玄《砚赋》

    (7) 又如:花池;舞池;池子(剧场正厅的座席);乐池

    (8) 衣被等物的缘饰

    池者,缘饰之名,今所谓被池装池是也。——《匡缪正误》

    (9) 如:池毡(有边缘缀饰的一种毛毡)

    (10) 姓

    英文翻译

    pool, pond; moat; ci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 客家话:[东莞腔] ci2 [宝安腔] ci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沙头角腔] ci2 [梅县腔] chii2 chi2 [陆丰腔] chi3 [客英字典] chi2 [海陆丰腔] chi2 [台湾四县腔] cih2
    ◎ 潮州话:d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離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drie/dyeɖ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