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病染膏肓
(1) 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成语用法
病染膏肓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病染膏肓的国语词典
病情沉重,无药可救。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参见「病入膏肓」条。
病染膏肓的网络释义
病染膏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2) 同本义
病,疾加也。——《说文》
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
坎为心病。——《易·说卦》
疾病而立之。——《左传·襄公十九年》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王充《论衡·订鬼》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韩非子·孤愤》
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庄子·达生》
(3) 又如: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4)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君之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性伤谓之病。——《荀子·正名》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病笃(病势沉重);病疽(毒疮类疾病);病困(受疾病的困扰);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6) 缺点,毛病,瑕疵
不如舜,不如 周公,吾之病也。—— 唐· 韩愈《原毁》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宗臣《报刘一丈书》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砭切政病。——《新唐书·杜希全传》
(7) 又如:病累(指文章中有瑕疵或累赘的字句);语病;通病(一般都有的缺点);毛病(缺点);弊病(事情上的毛病;弊端)
(8) 疾苦,痛苦
长其孤,问其病。——《国语·吴语》
形容词
(1) 困难,不利
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 秦。——《史记·商君列传》
(2) 枯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又如:病树(即将枯死的树木);病叶(枯叶;黄叶);病草(枯萎变黄的草)
动词
(1) 生病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王充《论衡·订鬼》
弥子瑕母病。——《韩非子·说难》
见一人病咽塞。——《三国志·方伎传》
(2) 又如:孩子病了;病状(请病假的文状);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恹恹(久病慵懒的样子)
(3) 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4) 又如:病滞(犹郁滞);病俗(犹言忧民忧俗);病疚(愧悔不安)
(5) 苦恼,困恼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 又如:病涉(苦于涉水渡川)
(7) 损害 。如:病民(为害人民);病蛊(害人的毒蛊。犹言害人虫)
(8) 疲累,倦困
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病乏(困乏;因病惫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ng5 [客英字典] piang5 [台湾四县腔] piang5 [梅县腔] piang5 [海陆丰腔] piang6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4 [陆丰腔] piang6 [宝安腔] piang3 [东莞腔] pia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病 | 皮命 | 並 | 庚三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bʰĭɐŋ | biengh/byanq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2) 同本义
染,以缯为色也。——《说文》
掌染草。——《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
(3) 又如:染博士(染色的工匠);染服(僧侣所穿的缁衣。因缁衣由黑色染成,故称);染户(操染色业的人家);染茜(染成大红色);染采(将织物染成彩色);染事(染色的事务);染网(用牲畜血等染网);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
(4) 传染,感染
此所以染者众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染疾(患病);染渍(感染,传染);染惹(感染,沾上);染恙(染病,传染);染薰(沾染香气);染上了流感
(6) 渲染 。如:染写(渲染描绘);染渲(用水墨或淡彩烘染画面);染画(绘画);染削(润色削减);染翰(以笔蘸墨);染毫(濡墨挥笔)
(7) 熏染;影响
舜染于 许由、 伯阳。——《吕氏春秋·当染》
渐染砥砺,几乎道真。——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
(8) 又如:染尚(濡染崇尚);染化(薰陶教化);染神乱志(思想受到迷惑扰乱);染风习俗(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染丝之变(比喻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染惑(外物的影响和迷惑);染上不良习惯;染习(习染)
(9) 污染,沾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10) 又如:染染手儿(沾点光);染戕(血染戈矛);染洁(操行受到污染);染痘
(11) 落笔 。如:染毫(染翰。沾笔书写)
(12) 连累;牵连 。如:染逮(沾污连累);染涉(参与,涉足);染累(染逮。牵连,连累);染惹(沾染;牵扯)
名词
豆豉酱
于是具染而已。——《吕氏春秋》。高诱注:“染,豉酱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m5 [宝安腔] ngiam3 [东莞腔] ngiam3 [海陆丰腔] ngiam6 [客英字典] ngiam3 ngiam5 [陆丰腔] gniam6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4 [台湾四县腔] ngiam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冉 | 而琰 | 日 | 鹽A | 上聲 | 琰 | 開口三等 | 咸 | 鹽A | nʑĭɛm | njemx/reem |
详细解释
gāo
名词
(1) (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2) 同本义
膏,肥也。——《说文》。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无角者膏。——《大戴礼记·易本命》
膏者,神之液也。——《春秋·玄命苞》
内热溲膏。——《庄子·则阳》
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心下为膏。”
雉膏不食。——《易·鼎》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卫风·伯兮》
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三国志·周瑜传》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膏液(动植物体内或植物果实内的油脂);膏泽脂香(指油脂类的化妆品);膏髓(脂膏与骨髓);膏馥(膏脂的香味)
(4) 肥肉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孟子·告子上》
(5) 又如:膏鲜(指鱼肉一类食物);膏蟹(食用蟹的一种);膏肉(泛指脂肉)
(6) 特指油灯
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唐· 韩愈《答李翊书》
(7) 又如:膏明(灯火照明);膏映(谓灯光照射);膏晷(灯光与日影)
(8) 浓稠的糊状物。引申为药膏 。如:软膏;牙膏;药膏;膏饧(饴糖)
(9) 指物之精华 。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10) 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左传·成公十年》
(11) 又如:膏肓(指心灵深处。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隔膜为肓)
(12) 制成相当细长的而常常是圆柱形的化妆品 。如:润肤膏;唇膏
形容词
(1) 肥沃
膏壤二千里。——《史记·齐太公世家》
膏田满野。——仲长统《昌言·理论》
(2) 又如:膏脉;膏土(肥沃的土壤);膏田(良田。肥沃的田);膏畴(肥沃的田地);膏壤(肥沃的土地)
(3) 甘美
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礼记·礼运》
(4) 又如:膏露(甘露);膏泉(甘泉);膏乳(比喻甜美的果汁与山泉)
(5) 另见
gào
动词
(1) 润泽,滋润 。如:膏流(滋润);膏润(雨露滋润草木。亦借喻对人的恩惠);膏唇拭舌(润滑嘴唇,拭净舌头);膏泽(膏雨。滋润作物的雨水)
(2) 在轴、轴承或机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使润滑 。如:膏沐(擦油洗头);膏车(在车轴上涂油,使之润滑)
(3) 以化妆用的膏涂抹 。如:膏面(以膏涂面,谓修饰面容)
(4) 把毛笔蘸上墨,在砚台边上拖匀 。如:膏墨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u1 go1 go2 [客英字典] gau1 [台湾四县腔] gau1 go1 go2 [陆丰腔] go1 [沙头角腔] gau1 [梅县腔] gau1 go1 [宝安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髙 | 古勞 | 見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kɑu | k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亡声。本义:心脏与横隔膜之间的部位。中医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 同本义
肓,心下鬲上也。——《说文》
居肓之上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鬲也。按:心下膏,膏下肓,肓下鬲。”
(2) 又如:病入膏肓(古代医学称心尖的脂肪为膏。病极严重,难以医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1 [宝安腔] fong1 [台湾四县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梅县腔] fong1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荒 | 呼光 | 曉 | 唐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一等 | 宕 | 唐 | xuɑŋ | huang/xu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