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号

bìng hào [bing hao]
繁体 病號
注音 ㄅ一ㄥˋ ㄏ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病号 bìnghào

(1) 部队、学校、机关等集体中的病人

病号饭
patient;one on the sick list

词语解释

  1. 指一个集体中的患病者。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六章:“ 邓军 和 周仆 把自己的乘马留在后面,收容病号。” 浩然 《艳阳天》第九二章:“常年不出工的病号、孩子多的和使上了几房儿媳妇的老太太,也都到场上来了,跟大伙一起分享丰收的快乐。”

引证解释

⒈ 指一个集体中的患病者。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六章:“邓军和周仆把自己的乘马留在后面,收容病号。”
浩然《艳阳天》第九二章:“常年不出工的病号、孩子多的和使上了几房儿媳妇的老太太,也都到场上来了,跟大伙一起分享丰收的快乐。”

病号的国语词典

机关团体中的病人。

病号的网络释义

病号

  • [patient;one on the sick list] 部队、学校、机关等集体中的病人
  • 病号造句

    医护人员正在竭力抢救重病号。
    节日期间要安排人去探望一下病号。
    我不再仇视教官,不再反感军训,可由于身体的原因,我来到了特勤分队,这是一个专门为病号组建的连队,负责一些后勤工作。工作很轻松,但是不能回到以前的连队与同学中,心中竟有了无限遗憾。
    对不起,没有句子是没法诊治的。就像你是医师,没有病号来,却有电话,等了好长时间就没有信心了。
    还真的是久病成医,他这个老病号,现在各科的医药护理知识都懂一点了。
    医生尽了最大努力来治疗病号和伤员。
    病号服倒来倒去就两套,每次给他换上干净病号服,我得把换下来的那套赶快给他洗了。
    该男子躺在担架上,身穿病号服,脸色蜡黄,双眼紧闭,头部缠满绷带,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嘴唇不时嚅动。
    以上的透析中心的患者透析前测体温、更换拖鞋和病号服。
    他并不是病得不能来工作,他只是在泡病号。
    他们尽了最大的竭力接济病号和伤员。
    他退后几步,从病号服中拿出一张卷起的纸。
    老病号乌市医院迎新年子孙满堂共享年夜饭。
    其实,这会儿我多想娇体横卧,闲闲地咬着手绢吃一顿“病号餐”啊。
    除了一件浅色的病号服,她什么也没穿。她又小又轻,简直像一个严重饥荒的受害者。
    病情较重的病号需要到住院部接受住院治疗。
    久病成医,他这个老病号,各科的医药护理知识都非常丰富。
    给我讲班里面的许多趣事,或者听我讲讲血泪交织的辛酸治疗史,抑或是喂我吃丰盛的病号饭。
    如果有急病号,那大夫不吃饭也心甘情愿地去为病人治病。
    他们尽了最大努力帮助病号和伤号。

    汉字详情

    bìng [bing]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GMW
    五行:
    仓颉: KMOB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2) 同本义

    病,疾加也。——《说文》

    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

    坎为心病。——《易·说卦》

    疾病而立之。——《左传·襄公十九年》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王充《论衡·订鬼》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韩非子·孤愤》

    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庄子·达生》

    (3) 又如: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4)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君之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性伤谓之病。——《荀子·正名》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病笃(病势沉重);病疽(毒疮类疾病);病困(受疾病的困扰);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6) 缺点,毛病,瑕疵

    不如舜,不如 周公,吾之病也。—— 唐· 韩愈《原毁》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宗臣《报刘一丈书》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砭切政病。——《新唐书·杜希全传》

    (7) 又如:病累(指文章中有瑕疵或累赘的字句);语病;通病(一般都有的缺点);毛病(缺点);弊病(事情上的毛病;弊端)

    (8) 疾苦,痛苦

    长其孤,问其病。——《国语·吴语》

    形容词

    (1) 困难,不利

    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 秦。——《史记·商君列传》

    (2) 枯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又如:病树(即将枯死的树木);病叶(枯叶;黄叶);病草(枯萎变黄的草)

    动词

    (1) 生病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王充《论衡·订鬼》

    弥子瑕母病。——《韩非子·说难》

    见一人病咽塞。——《三国志·方伎传》

    (2) 又如:孩子病了;病状(请病假的文状);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恹恹(久病慵懒的样子)

    (3) 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4) 又如:病滞(犹郁滞);病俗(犹言忧民忧俗);病疚(愧悔不安)

    (5) 苦恼,困恼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 又如:病涉(苦于涉水渡川)

    (7) 损害 。如:病民(为害人民);病蛊(害人的毒蛊。犹言害人虫)

    (8) 疲累,倦困

    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病乏(困乏;因病惫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难)

    英文翻译

    illness, sickness, dis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beng6 bi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ng5 [客英字典] piang5 [台湾四县腔] piang5 [梅县腔] piang5 [海陆丰腔] piang6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4 [陆丰腔] piang6 [宝安腔] piang3 [东莞腔] pi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皮命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bʰĭɐŋbiengh/byanq
    hào,háo [hao]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G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MVS
    四角: 60027

    详细解释

    háo

    动词

    (1) (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读音。“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

    (2) 同本义

    号,呼也。——《尔雅》

    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

    公号庆郑。——《国语·晋语》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因大号,一墟皆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阴风怒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号泣载道。——《明史》

    (3) 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

    (4) 哭而有言

    号,痛声也。——《说文》

    以哭有言者为号。——《颜氏家训·礼》

    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先号咷而后笑。——《易·同人》

    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号啕痛(歇后语:哭);号天搭地(大声哭叫);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号泣(大声哭泣)

    (6) 动物引声长鸣,大风发出巨响

    昆吾之山有兽焉,其音如号,——《山海经·中山经》

    (7) 又如:寒号虫;号群(禽兽鸣号以求群类);号怒(怒号,指风声疾厉);北风怒号

    (8) 另见 hào

    hào

    动词

    (1) 扬言有

    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史记·高祖本纪》

    (2) 又如:口喧佛号(大声念佛)

    (3) 命令,发令

    发枪之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明诏大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号令

    (5) 召唤;呼唤 。如:号召

    (6) 宣称,称号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号之曰燧人氏。

    号为军机四卿。——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名词

    (1) 名位;名称;称谓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如:号位(称号和爵位;名号);号带(军旗。古代大将出征,旗上绣出主帅姓氏,叫号旗);号名(标志;称谓;位号);国号;年号

    (3) 记号;标帜 。如:号记(标记,记号);号箭(用来传达信号的响箭)

    (4) 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

    号曰醉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号刚峰。——《明史》

    (5) 又如:号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号簿(犹今登记簿);号屏(雨师的别名)

    (6) 用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号 。如:号哨(表达信号的口哨);号炮(军内用来传达信息的火炮);号火(用作信号的火光;旧时军内为传信息而举的火)

    (7) 指编列的次序或等第。亦指编列次序的事物 。如:号件(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8) 犹种,类。多为贬义 。如:那号人

    (9) 管乐器号角、号筒、军号等的简称 。如:号筒;号头(号角的别称)

    (10) 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如:起床号,熄灯号

    (11) 商店的代称

    找了一家汇票号,是个日昇昌字号,汇了八百两,寄江南 徐州家里去。——《老残游记》

    量词

    (1) 表示人数的单位。如:一百多号人

    (2) 表示次序,常放在数目字之后。如:三十五号文件,车牌H-10098号

    (3) 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如:八月五号

    (4) 另见 háo

    英文翻译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u6
    ◎ 潮州话:ho7 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倒去聲開口一等ɣɑughauh/h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