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厌厌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见“ 病懨懨 ”。
引证解释
⒈ 见“病懨懨”。
病厌厌的国语词典
久病慵懒的样子。元.贯云石〈塞鸿秋.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曲:「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起初儿相见十分忺。」元.乔吉〈小桃红.落花飞絮隔朱帘〉曲:「眉尖指屈将归期念,念他抛闪,闪咱少欠,欠你病厌厌。」也作「病恹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2) 同本义
病,疾加也。——《说文》
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
坎为心病。——《易·说卦》
疾病而立之。——《左传·襄公十九年》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王充《论衡·订鬼》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韩非子·孤愤》
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庄子·达生》
(3) 又如: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4)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君之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性伤谓之病。——《荀子·正名》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病笃(病势沉重);病疽(毒疮类疾病);病困(受疾病的困扰);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6) 缺点,毛病,瑕疵
不如舜,不如 周公,吾之病也。—— 唐· 韩愈《原毁》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宗臣《报刘一丈书》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砭切政病。——《新唐书·杜希全传》
(7) 又如:病累(指文章中有瑕疵或累赘的字句);语病;通病(一般都有的缺点);毛病(缺点);弊病(事情上的毛病;弊端)
(8) 疾苦,痛苦
长其孤,问其病。——《国语·吴语》
形容词
(1) 困难,不利
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 秦。——《史记·商君列传》
(2) 枯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又如:病树(即将枯死的树木);病叶(枯叶;黄叶);病草(枯萎变黄的草)
动词
(1) 生病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王充《论衡·订鬼》
弥子瑕母病。——《韩非子·说难》
见一人病咽塞。——《三国志·方伎传》
(2) 又如:孩子病了;病状(请病假的文状);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恹恹(久病慵懒的样子)
(3) 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4) 又如:病滞(犹郁滞);病俗(犹言忧民忧俗);病疚(愧悔不安)
(5) 苦恼,困恼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 又如:病涉(苦于涉水渡川)
(7) 损害 。如:病民(为害人民);病蛊(害人的毒蛊。犹言害人虫)
(8) 疲累,倦困
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病乏(困乏;因病惫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ng5 [客英字典] piang5 [台湾四县腔] piang5 [梅县腔] piang5 [海陆丰腔] piang6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4 [陆丰腔] piang6 [宝安腔] piang3 [东莞腔] pia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病 | 皮命 | 並 | 庚三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bʰĭɐŋ | biengh/byanq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厂(
),猒( )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2) 饱,满足。后作“餍”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之欲无厌。—— 宋· 苏洵《六国论》
求之者无厌。——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厌极(满足穷尽);厌饫(吃饱;吃腻;满足);厌塞(满足);厌伪(对奸邪巧伪感到满意);厌恋(以此为满足而眷恋);厌副(满足);厌足(满足)
(4) 憎恶;嫌弃
人常厌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惟厌事也。
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无厌其为迂。——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这儿我住厌了。——曹禺《雷雨》
(5) 又如:厌世(现世;出丑露乖);厌厌地(无精打采地;微弱的样子);厌物(骂人话,指讨人厌的东西);厌钝(讨厌,扫兴);厌色(厌烦、不满的脸色);厌苦(厌烦以为苦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am3 iam1 (iàm iam)「澄海」iang3 iang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厂(
),猒( )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2) 饱,满足。后作“餍”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之欲无厌。—— 宋· 苏洵《六国论》
求之者无厌。——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厌极(满足穷尽);厌饫(吃饱;吃腻;满足);厌塞(满足);厌伪(对奸邪巧伪感到满意);厌恋(以此为满足而眷恋);厌副(满足);厌足(满足)
(4) 憎恶;嫌弃
人常厌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惟厌事也。
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无厌其为迂。——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这儿我住厌了。——曹禺《雷雨》
(5) 又如:厌世(现世;出丑露乖);厌厌地(无精打采地;微弱的样子);厌物(骂人话,指讨人厌的东西);厌钝(讨厌,扫兴);厌色(厌烦、不满的脸色);厌苦(厌烦以为苦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am3 iam1 (iàm iam)「澄海」iang3 ia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