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雍

bì yōng [ bi yong]
注音 ㄅ一ˋ ㄩㄥ

词语释义

1.亦作"璧廱"。 2.即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太学。

词语解释

  1. 亦作“ 璧廱 ”。即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太学。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韩太傅 为诸生时,借相工五十钱,与之俱入璧雍之中,相璧雍弟子谁当贵者。”《三辅黄图·辟廱》:“ 周文王 辟廱在 长安 西北四十里。亦曰璧廱。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之流行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璧廱”。即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太学。

汉王充《论衡·骨相》:“韩太傅为诸生时,借相工五十钱,与之俱入璧雍之中,相璧雍弟子谁当贵者。”
《三辅黄图·辟廱》:“周文王辟廱在长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廱。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之流行也。”

汉字详情

[bi]
部首: 527
笔画: 18
五笔: NKU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SJMGI
四角: 7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2) 同本义

璧,瑞玉环也。——《说文》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

璧者,方中圆外。——《白虎通》

宏璧。——《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

以苍璧礼天。——《周礼·大宗伯》

如圭如璧。——《诗·卫风·淇奥》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奉璧奏 秦王。

(3) 又如:璧不可以防寒(比喻物品虽然贵重,但无实际的用处);璧雍(璧堂。古代天子所设的太学。外形好像圆璧,周围以水绕之)

(4) 玉的通称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璧玉(上等美玉);璧散(古玉爵名。为祭祈时所用的礼器);璧人(仪容美好的人);璧门(用玉装饰的门)

(6) 喻月亮 。如:璧采(比喻月光,月色)

动词

退回赠送的礼品或归还借用之物 。如:璧帖拜门(退还以前结拜为兄弟的蓝帖,另具门生帖子拜在门下,改做师生关系);璧回(敬词。表示退还赠礼或归还借物)

英文翻译

piece of jade with hole in it

方言集汇

◎ 粤语:bik1 bi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ak7 [客英字典] biak7 [台湾四县腔] biak7 [宝安腔] biak7 [梅县腔] biak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 潮州话:b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必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pĭɛkpjek/piek
yōng [yong]
部首: 811
笔画: 13
五笔: YX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VHG
四角: 00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诗·周颂·振鹭》

毋雍泉。——《谷梁传·僖公九年》。释文:“雍,塞也。”

今臣雍阏不得闻。——《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师古曰:“雍读曰壅。雍,塞也。”

(2) 古代掌烹饪之官 。如:雍人(古代掌宰杀烹饪之人);雍正(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

(3) 古天子祭祀宗庙毕撤俎豆时所奏的乐章,亦用为撤膳时之乐

三家者以《雍》彻。——《论语》

形容词

(1) 和谐;和睦

雍睦亲族。——《新五代史》

(2) 又如:雍熙于变(和谐兴盛,国家稳定);雍恬(和洽安乐);雍雍(声音和谐;鸟和鸣声);雍齿封侯(不计宿怨的典故)

(3) 雍容。形容态度温文大方;舒缓;从容不迫 。如:雍容揖逊(文雅谦虚的样子);雍容典雅(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雍容雅步(神态从容,举止斯文);雍容闲雅(雍容尔雅。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动词

(1) 通“壅”,堵塞

维尘雍兮。——《诗·小雅·无将大车》。释文:“雍,字亦作壅。”

雍以沙幕。——《汉书·匈奴传赞》

上下雍隔故也。——《后汉书·梁冀传》

(2) 又如:雍防(壅土堵防);雍害(阻挠妨害);雍遏(阻塞,壅塞);雍蔽(蒙蔽;隔绝)

英文翻译

harmony, union; harmon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1 ju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1 [宝安腔] jung1 [梅县腔] jung1 [客英字典] jung1 [台湾四县腔] jung1 [东莞腔] jung1 [客语拼音字汇] y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容平聲開口三等ʔĭwoŋqyung/iv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