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羔

bì gāo [ bi gao]
注音 ㄅ一ˋ ㄍㄠ

词语释义

玉璧与羔羊。

词语解释

  1. 玉璧与羔羊。

    《文选·张衡<东京赋>》:“司仪辨等,尊卑以班,璧羔皮帛之贄既奠。” 李善 注:“《周礼》曰:子执穀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鴈。”

引证解释

⒈ 玉璧与羔羊。

《文选·张衡<东京赋>》:“司仪辨等,尊卑以班,璧羔皮帛之贄既奠。”
李善注:“《周礼》曰:子执穀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鴈。”

璧羔的网络释义

璧羔

  • bì ɡāo
  • 璧羔
  • 玉璧与羔羊。《文选·张衡》:“司仪辨等,尊卑以班,璧羔皮帛之贽既奠。” 李善 注:“《周礼》曰:子执谷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鴈。”
  • 汉字详情

    [bi]
    部首: 527
    笔画: 18
    五笔: NKU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SJMGI
    四角: 7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2) 同本义

    璧,瑞玉环也。——《说文》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

    璧者,方中圆外。——《白虎通》

    宏璧。——《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

    以苍璧礼天。——《周礼·大宗伯》

    如圭如璧。——《诗·卫风·淇奥》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奉璧奏 秦王。

    (3) 又如:璧不可以防寒(比喻物品虽然贵重,但无实际的用处);璧雍(璧堂。古代天子所设的太学。外形好像圆璧,周围以水绕之)

    (4) 玉的通称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璧玉(上等美玉);璧散(古玉爵名。为祭祈时所用的礼器);璧人(仪容美好的人);璧门(用玉装饰的门)

    (6) 喻月亮 。如:璧采(比喻月光,月色)

    动词

    退回赠送的礼品或归还借用之物 。如:璧帖拜门(退还以前结拜为兄弟的蓝帖,另具门生帖子拜在门下,改做师生关系);璧回(敬词。表示退还赠礼或归还借物)

    英文翻译

    piece of jade with hole in it

    方言集汇

    ◎ 粤语:bik1 bi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ak7 [客英字典] biak7 [台湾四县腔] biak7 [宝安腔] biak7 [梅县腔] biak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 潮州话:b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必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pĭɛkpjek/piek
    gāo [gao]
    部首: 403
    笔画: 10
    五笔: UGOU
    五行:
    仓颉: TGF
    四角: 80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羊,从火,下面的四点由“火”变来。甲骨文字形正象羊在火上。本义:小羊)

    (2) 同本义

    羔,羊子也。——《说文》

    凡祭祀饰羔。——《周礼·羊人》

    卿执羔。——《周礼·大宗伯》。注:“取其群而不失之类。”

    羔取其执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类死义知礼者也。——《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注

    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

    羔裘豹饰。——《诗·郑风·羔裘》

    (3) 又如:羔裘(古代诸侯用为朝服的小羊皮袍);羔雁(羔羊和大雁;为订婚的一种礼物;古代用为卿、大夫的贽礼);羔币(古代用羔皮作币帛,用作征聘贤士的礼品);羔犊(羊羔和犊。常比喻弱的一方)

    (4) 幼小的生物 。如:羔子

    (5) 树秧或菜秧

    黄菘养土羔,老楮生树鸡。——《东坡集》

    英文翻译

    lamb, kid

    方言集汇

    ◎ 粤语:go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u1 go1 [客英字典] gau1 go1 [台湾四县腔] gau1 go1 [梅县腔] gau1 [东莞腔] gau1 [陆丰腔] gau1 [宝安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勞平聲開口一等kaukɑu

    璧羔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