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戾

láng lì [ lang li]
注音 ㄌㄤˊ ㄌ一ˋ

词语释义

凶狠,暴戾。

谓散乱堆积。

指丰收。

谓纵横交错。

词语解释

  1. 凶狠,暴戾。

    《战国策·燕策一》:“夫 赵王 之狼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知也。”《文选·王褒<洞箫赋>》:“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懟。” 吕向 注:“狼戾,恶性也。” 唐 李白 《幽州胡马客歌》:“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三国演义》第五回:“﹝ 董卓 ﹞狼戾不仁,罪恶充积!”

  2. 谓散乱堆积。

    《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 赵岐 注:“乐岁,丰年;狼戾,犹狼藉也……饶多狼藉,弃捐於地。”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东南钱荒而米狼戾,今不糴米而漕钱,弃其有餘,取其所无,农末皆病矣。” 明 高攀龙 《家谱·谱传》:“粒米束薪,不妄狼戾。”

  3. 指丰收。

    宋 胡锜 《耕禄藁·代穀实谢表》:“异亩遂生於同颖,靡田不挺於稠华。虽已夸狼戾之秋,或虑有鵠形之岁。”

  4. 谓纵横交错。

    《淮南子·览冥训》:“昔 雍门子 以哭见於 孟尝君 …… 孟尝君 为之增欷歍唈,流涕狼戾不可止。” 高诱 注:“狼戾,犹交横也。”

引证解释

⒈ 凶狠,暴戾。

《战国策·燕策一》:“夫赵王之狼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知也。”
《文选·王褒<洞箫赋>》:“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懟。”
吕向注:“狼戾,恶性也。”
唐李白《幽州胡马客歌》:“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三国演义》第五回:“﹝董卓﹞狼戾不仁,罪恶充积!”

⒉ 谓散乱堆积。

《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
赵岐注:“乐岁,丰年;狼戾,犹狼藉也……饶多狼藉,弃捐於地。”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东南钱荒而米狼戾,今不糴米而漕钱,弃其有餘,取其所无,农末皆病矣。”
明高攀龙《家谱·谱传》:“粒米束薪,不妄狼戾。”

⒊ 指丰收。

宋胡锜《耕禄藁·代穀实谢表》:“异亩遂生於同颖,靡田不挺於稠华。虽已夸狼戾之秋,或虑有鵠形之岁。”

⒋ 谓纵横交错。

《淮南子·览冥训》:“昔雍门子以哭见於孟尝君 …… 孟尝君为之增欷歍唈,流涕狼戾不可止。”
高诱注:“狼戾,犹交横也。”

狼戾的国语词典

暴戾贪狠如狼。

狼戾的网络释义

狼戾

  • 词目:狼戾
  • 汉字详情

    láng [lang]
    部首: 324
    笔画: 10
    五笔: QTY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IAV
    四角: 43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2) 同本义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说文》

    并驱从两狼兮。——《诗·齐风·还》

    (3) 犬属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狡猾、贪婪,对牛、羊和猎兽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袭击人类,尤其在成群的时候。如:狼卜(相传狼必先卜方向,然后觅食);狼卜食(传说狼觅食,先卜方向);狼子(狼崽子。比喻凶暴狠毒的人);狼毫(狼毛。或指用鼬鼠皮制成的毛笔);狼犬(狼和犬。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狼牙(狼的牙齿);狼虎(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4) 即俍人 。明代中叶至清代主要分布于广西一带的壮族。如:狼师(指俍人组成的军队);狼兵(明时称广西的“东蘭”、“那地”、“南丹”、“归顺”诸土司的兵)

    (5) 星名。即天狼星 。如:狼弧(狼星和弧星);狼角(天狼星的芒角);狼星(星名)

    (6) 姓

    形容词

    (1) 凶狠

    狼,俍也。——《广雅》

    秦国之俗贪狼。——《淮南子·要略》

    狼戾不可止。——《淮南子·览冥》

    (2) 又如: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狼戾(比喻人的性格贪婪残暴,像狼一样凶狠);狼心(喻狠毒贪婪的心);狼心狗行(比喻心肠狠毒贪婪,行为卑鄙无耻);狼性(凶恶的心性)

    (3) 急快 。如:狼忙(急促,匆忙);狼抢(仓皇的样子);狼奔兔脱(形容仓皇逃窜);狼狈周章(仓皇惊恐)

    (4) 散乱,困窘 。如:狼当(困窘和颓丧的样子);狼跋(喻艰难窘迫);狼戾(谓散乱堆积;纵横交错)

    (5) 笨,拙 。如:狼犺(亦作“榔槺”,形容物体长大笨重);狼伉(笨重;傲慢)

    英文翻译

    wolf

    方言集汇

    ◎ 粤语:l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long3 [东莞腔] long2 [沙头角腔] long2 [宝安腔] long2 [海陆丰腔] long2 [梅县腔] long2 [台湾四县腔] l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客英字典] l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魯當唐開平聲開口一等langlɑŋ
    [li]
    部首: 413
    笔画: 8
    五笔: YND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SIK
    四角: 30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犬,从户。犬从关着的门中挤出,必曲其身。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戾,曲也。从犬,出户下身曲戾也。——《说文》

    饮必小咽,端直无戾。——《吕氏春秋》

    (3) 又如:戾契(曲折辗转)

    (4) 至,到达

    翰飞戾天。——《诗·小雅·四月》

    鲁侯戾止。——《诗·鲁颂·泮水》

    戾于敝邑。——《国语·鲁语上》

    古者天灾降戾。——《国语·周语下》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戾止(来临);戾于(至于)

    (6) 违背,违反

    如子之说,文虽相反,义不相戾。——唐· 韩愈《论语笔解》

    举事戾苍天。——《淮南子·览冥训》

    (7) 破裂 [break;split]

    曲得其宜,无所击戾。——《淮南子·主术训》。注:“戾,破也。”

    (8) 通“捩”。扭转

    戾翳旋把,萦随所历。——潘岳《射雉赋》

    形容词

    (1) 乖张;违逆

    戾,乖背也。——《字林》

    降此大戾。——《诗·小雅·节南山》

    又仰而呼天曰:“何为使至此极戾也?——柳宗元《天说》

    果敢而很,猛贪而戾。——《荀子·荣辱》

    (2) 又如:乖戾(别扭,不合情理);戾沓(乖戾多言);戾悖(乖戾背离);戾谬(乖谬)

    (3) 暴戾

    诛严不为戾。(戾残暴。)——《韩非子·五蠹》

    (4) 又如:戾气(暴戾之气);戾虫(老虎的别名。以虎性暴戾凶猛,故名);戾夫(凶恶的人;暴戾之心);戾行(砥砺操行)

    (5) 劲疾,猛烈

    劲风戾而吹帷。——晋· 潘岳《秋兴赋》

    (6) 贪婪凶猛

    悍戾贪肆。——《新唐书·杨于陵传》

    (7) 安定,静止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诗·大雅·桑柔》

    名词

    (1) 蒙受屈辱或受到的贬抑

    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左传》

    (2) 罪恶,罪行

    余,罪戾之人也。——《国语》

    (3) 又如:罪戾(罪过;罪恶)

    (4) 祸患

    天降灾戾。——《汉书·食货志下》

    (5) 通“疠”。疫病

    疾菑戾疫。——《墨子·尚同中》

    (6) 姓

    英文翻译

    perverse, recalcitrant, rebell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6
    ◎ 客家话:[梅县腔] lui5 [海陆丰腔] lui6 [客英字典] lui5 [台湾四县腔] lu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宝安腔] lui3 li3 [沙头角腔] lui5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郎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leh/leyliei

    狼戾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