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见“狼抗 ”。
笨重。
词语解释
见“ 狼抗 ”。
笨重。
清 洪昇 《长生殿·窥浴》:“只因喉咙太响,歌时嘴边起个霹靂;身子又太狼伉,舞去衝翻了御筵桌席,皇帝见了发恼,打落子弟名籍。”
引证解释
⒈ 见“狼抗”。
⒉ 笨重。
引清洪昇《长生殿·窥浴》:“只因喉咙太响,歌时嘴边起个霹靂;身子又太狼伉,舞去衝翻了御筵桌席,皇帝见了发恼,打落子弟名籍。”
狼伉的国语词典
形容物体庞大、笨重。也作「狼抗」、「狼犺」。
狼伉的网络释义
狼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2) 同本义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说文》
并驱从两狼兮。——《诗·齐风·还》
(3) 犬属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狡猾、贪婪,对牛、羊和猎兽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袭击人类,尤其在成群的时候。如:狼卜(相传狼必先卜方向,然后觅食);狼卜食(传说狼觅食,先卜方向);狼子(狼崽子。比喻凶暴狠毒的人);狼毫(狼毛。或指用鼬鼠皮制成的毛笔);狼犬(狼和犬。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狼牙(狼的牙齿);狼虎(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4) 即俍人 。明代中叶至清代主要分布于广西一带的壮族。如:狼师(指俍人组成的军队);狼兵(明时称广西的“东蘭”、“那地”、“南丹”、“归顺”诸土司的兵)
(5) 星名。即天狼星 。如:狼弧(狼星和弧星);狼角(天狼星的芒角);狼星(星名)
(6) 姓
形容词
(1) 凶狠
狼,俍也。——《广雅》
秦国之俗贪狼。——《淮南子·要略》
狼戾不可止。——《淮南子·览冥》
(2) 又如: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狼戾(比喻人的性格贪婪残暴,像狼一样凶狠);狼心(喻狠毒贪婪的心);狼心狗行(比喻心肠狠毒贪婪,行为卑鄙无耻);狼性(凶恶的心性)
(3) 急快 。如:狼忙(急促,匆忙);狼抢(仓皇的样子);狼奔兔脱(形容仓皇逃窜);狼狈周章(仓皇惊恐)
(4) 散乱,困窘 。如:狼当(困窘和颓丧的样子);狼跋(喻艰难窘迫);狼戾(谓散乱堆积;纵横交错)
(5) 笨,拙 。如:狼犺(亦作“榔槺”,形容物体长大笨重);狼伉(笨重;傲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long3 [东莞腔] long2 [沙头角腔] long2 [宝安腔] long2 [海陆丰腔] long2 [梅县腔] long2 [台湾四县腔] l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客英字典] l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郎 | 魯當 | 來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lang | lɑŋ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亢声。本义:匹敌,相当)
(2) 同本义
天下莫之能伉。——《战国策·秦策一》
已不能庇其伉俪。——《左传·成公十一年》。注:“敌也。”
弃其伉俪妃嫔。——《国语·周语》。注:“对也。”
可与乎比伉。——《后汉书·张衡传》。注:“偶也。”
(3) 又如:伉合(匹敌相等而配合)
(4) 对敌,抵挡
养及亲者,身伉其难。——《吕氏春秋·士节》
(5) 又如:伉礼(彼此以平等的礼节相对待。同“抗礼”);伉衡(势均力敌,不相上下。同“抗衡”)
形容词
(1) 高大,高尚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诗·大雅·緜》
(2) 又如:伉行(行为高洁;高洁的品德)
(3) 刚直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4) 又如:伉健(刚强健壮);伉侠(刚直仗义);伉直(刚强正直)
(5) 强健
先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汉书·宣帝纪》
(6) 又如:伉王(英明勇健的君王);伉壮(健壮)
(7) 骄傲
太子轻而庶子伉。——《韩非子·亡征》
(8) 又如:伉厉(高傲严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ong5 [海陆丰腔] kong5 [客英字典] kong5 [台湾四县腔]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kong4 [宝安腔] k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抗 | 苦浪 | 溪 | 唐開 | 去聲 | 漾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kʰɑŋ | khangh/qa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