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2) 同本义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说文》
并驱从两狼兮。——《诗·齐风·还》
(3) 犬属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狡猾、贪婪,对牛、羊和猎兽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袭击人类,尤其在成群的时候。如:狼卜(相传狼必先卜方向,然后觅食);狼卜食(传说狼觅食,先卜方向);狼子(狼崽子。比喻凶暴狠毒的人);狼毫(狼毛。或指用鼬鼠皮制成的毛笔);狼犬(狼和犬。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狼牙(狼的牙齿);狼虎(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4) 即俍人 。明代中叶至清代主要分布于广西一带的壮族。如:狼师(指俍人组成的军队);狼兵(明时称广西的“东蘭”、“那地”、“南丹”、“归顺”诸土司的兵)
(5) 星名。即天狼星 。如:狼弧(狼星和弧星);狼角(天狼星的芒角);狼星(星名)
(6) 姓
形容词
(1) 凶狠
狼,俍也。——《广雅》
秦国之俗贪狼。——《淮南子·要略》
狼戾不可止。——《淮南子·览冥》
(2) 又如: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狼戾(比喻人的性格贪婪残暴,像狼一样凶狠);狼心(喻狠毒贪婪的心);狼心狗行(比喻心肠狠毒贪婪,行为卑鄙无耻);狼性(凶恶的心性)
(3) 急快 。如:狼忙(急促,匆忙);狼抢(仓皇的样子);狼奔兔脱(形容仓皇逃窜);狼狈周章(仓皇惊恐)
(4) 散乱,困窘 。如:狼当(困窘和颓丧的样子);狼跋(喻艰难窘迫);狼戾(谓散乱堆积;纵横交错)
(5) 笨,拙 。如:狼犺(亦作“榔槺”,形容物体长大笨重);狼伉(笨重;傲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long3 [东莞腔] long2 [沙头角腔] long2 [宝安腔] long2 [海陆丰腔] long2 [梅县腔] long2 [台湾四县腔] l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客英字典] l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郎 | 魯當 | 來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lang | lɑŋ |
详细解释
kàng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从大(人)省,象人的颈脉形 ①(
)本义:人颈的前部,喉咙 ②高)(2) 高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庄子·人间世》
(3) 又如:亢爽(天高气爽;性格直爽);亢山(高山);亢言(高谈阔论);亢昂(高昂;激扬)
(4) 刚强
恕在朝八年,其议论亢直,皆此类也。——《三国志·杜恕传》
(5) 又如:亢烈(刚毅);亢亮(刚直诚信);亢悍(刚烈强悍);亢藏(刚直孤僻)
(6) 自高,无所屈
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新唐书·文艺传上》
(7) 又如:亢世(傲世);亢意(言恣意妄为);亢龙(本指骄横无德之君。借指热衷功名,铡愎躁进之人)
(8) 干旱 。如:亢阳(指旱灾);亢厉(旱灾);亢叹(旱灾)
名词
(1) 星名,亢宿。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第二宿
亢宿四星。——《宋史·天文志三》
(2) 姓
副词
(1) 极,达到最高的境界
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元· 关汉卿《元曲选·窦娥冤》
(2) 又如:亢宠(居于极尊贵之位);亢阳(阳气极盛;阳光过多,久不下雨,故天旱称亢阳);亢龙有悔(处于极尊贵之位,当戒慎其败悔);亢炎(非常炎热)
动词
(1) 抵御。通“抗”
我则为政,而亢大国之讨。——《左传·宣公十三年》
诸列侯莫敢与亢礼。——《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亢衡(对立相敌。也作抗衡);亢礼(彼此以平等的礼仪相待。也作“抗礼”);亢答(应对。指礼仪酬答)
(3) 蔽,庇护
吉不能亢身,焉能抗宗?——《左传·昭公元年》
(4) 又如:亢宗(庇护宗族。后引申为光大门第)
há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ng1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kong4 [梅县腔] kong1 [宝安腔] kong5 | gong1 hong2 [客英字典] kong1 kong5 [台湾四县腔] gong1 kong5
◎ 潮州话:kang3 (khà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岡 | 古郎 | 見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kang | ɣɔ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