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辉

bǐng huī [ bing hui]
繁体 炳輝
注音 ㄅ一ㄥˇ ㄏㄨㄟ

词语释义

光耀貌。

词语解释

  1. 光耀貌。

    明 张居正 《翰林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公文章功业,炳辉烜赫,皆诸君所亲见。”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砚石﹞望之有形,抚之无迹。南离炳辉,蒸为紫云。”

引证解释

⒈ 光耀貌。

明张居正《翰林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公文章功业,炳辉烜赫,皆诸君所亲见。”
清钮琇《觚賸·石言》:“﹝端溪砚石﹞望之有形,抚之无迹。南离炳辉,蒸为紫云。”

炳辉的网络释义

炳辉

  • 炳辉,汉语词语,读音是bǐng huī,指光耀貌。
  • 炳辉造句

    杨炳辉记得,父亲把黄豆在木桶里泡发,不出几天嫩豆芽就能出街,白天挑出去卖,卖不完的带回家吃,靠这门手艺就养活了一家人。
    天长市炳辉中学违规收费问题。
    彰化县议员赖炳辉被控在大村乡长任内涉嫌贪污,赖得知贪污案被判刑确定后行方不明。
    祠内设龛橱,橱内悬挂李炳辉烈士遗像,两侧对联是“身殁名留蜚声千古,功成志遂含笑九原”,横额书“天下为公”。

    汉字详情

    bǐng [bing]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GM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MOB
    四角: 918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2) 同本义

    炳,明也。——《说文》

    其文炳也。——《易·革》

    炳炳,明也。——《广雅》

    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 班固《两都赋》

    (3) 又如:炳著(光明显著);炳焕(光明显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样子);炳耀(光耀明亮)

    (4) 显著;明显;昭著 。如:炳明(明显、显著);炳炳显显(明显的样子);炳赫(明显突出)

    动词

    (1) 点燃

    古人思炳烛夜游。——《与吴质书》

    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刘向《说苑》

    (2) 又如:炳烛(点燃烛火以照明)

    (3) 显示,显现 。如:炳耀

    (4) 照耀 。如:炳映(照射)

    英文翻译

    bright, luminous; glo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ang3 [梅县腔] biang3 [陆丰腔] b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3 [海陆丰腔] biang3 [宝安腔] biang3 [客英字典] b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兵永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pĭɐŋpiengx/pyank
    huī [hui]
    部首: 405
    笔画: 12
    五笔: IQP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UBKQ
    四角: 972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光。军声。本义:光;光辉)

    (2) 同本义

    煇,光也。——《说文》

    庭燎有煇。——《诗·小雅·庭燎》

    故德煇动于内。——《礼记·乐记》

    观国之煇。——《汉书·韦玄成传》

    (3) 又如:辉辉(光耀的样子);辉烂(光辉灿烂);辉风(光辉的风范);辉容(光辉的仪容)

    (4) 晨光

    朝旦为辉,日中为光。——《三国志·魏志》

    动词

    (1) 产生光彩;照耀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

    (2) 又如:辉丽(照亮);辉张(发扬光大);辉焕(照耀,映照)

    英文翻译

    brightness, luster, brilli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a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