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炳烨烨
繁体
炳炳燁燁
注音
ㄅ一ㄥˇ ㄅ一ㄥˇ 一ㄝˋ 一ㄝˋ
词语释义
亦作'炳炳烺烺'。
词语解释
见“ 炳炳烺烺 ”。
引证解释
⒈ 见“炳炳烺烺”。
炳炳烨烨的网络释义
炳炳烨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2) 同本义
炳,明也。——《说文》
其文炳也。——《易·革》
炳炳,明也。——《广雅》
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 班固《两都赋》
(3) 又如:炳著(光明显著);炳焕(光明显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样子);炳耀(光耀明亮)
(4) 显著;明显;昭著 。如:炳明(明显、显著);炳炳显显(明显的样子);炳赫(明显突出)
动词
(1) 点燃
古人思炳烛夜游。——《与吴质书》
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刘向《说苑》
(2) 又如:炳烛(点燃烛火以照明)
(3) 显示,显现 。如:炳耀
(4) 照耀 。如:炳映(照射)
英文翻译
bright, luminous; glo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ang3 [梅县腔] biang3 [陆丰腔] b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3 [海陆丰腔] biang3 [宝安腔] biang3 [客英字典] biang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ang3 [梅县腔] biang3 [陆丰腔] b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3 [海陆丰腔] biang3 [宝安腔] biang3 [客英字典] b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丙 | 兵永 | 幫 | 庚三開 | 上聲 | 梗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pĭɐŋ | piengx/pyank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2) 同本义
炳,明也。——《说文》
其文炳也。——《易·革》
炳炳,明也。——《广雅》
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 班固《两都赋》
(3) 又如:炳著(光明显著);炳焕(光明显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样子);炳耀(光耀明亮)
(4) 显著;明显;昭著 。如:炳明(明显、显著);炳炳显显(明显的样子);炳赫(明显突出)
动词
(1) 点燃
古人思炳烛夜游。——《与吴质书》
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刘向《说苑》
(2) 又如:炳烛(点燃烛火以照明)
(3) 显示,显现 。如:炳耀
(4) 照耀 。如:炳映(照射)
英文翻译
bright, luminous; glo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ang3 [梅县腔] biang3 [陆丰腔] b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3 [海陆丰腔] biang3 [宝安腔] biang3 [客英字典] biang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ang3 [梅县腔] biang3 [陆丰腔] b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3 [海陆丰腔] biang3 [宝安腔] biang3 [客英字典] b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丙 | 兵永 | 幫 | 庚三開 | 上聲 | 梗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pĭɐŋ | piengx/pyank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火盛,明亮,引伸为光辉灿烂
烨烨震电。——《诗·小雅·十日之交》
(2) 又如: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烨烨(明亮;灿烂;鲜明);烨烁(光耀);烨煜(光华闪烁的;乐音繁盛);烨赫(辉煌显赫);烨熠(光耀)
英文翻译
bright, glorious, splendid, fl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i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