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朖

bǐng lǎng [ bing lang]
注音 ㄅ一ㄥˇ ㄌㄤˇ

词语释义

亦作'炳朗'。亦作'炳琅'。亦作'炳烺'。 光辉照耀。

词语解释

  1. 亦作“ 炳朗 ”。亦作“ 炳琅 ”。亦作“ 炳烺 ”。光辉照耀。

    三国 吴 无名氏 《天发神谶碑》:“上天宣命昭太平,文字炳朖。” 明 方孝孺 《关王庙碑》:“其炳朗灵变者,不与众人俱。” 明 张居正 《送大曹长旸谷南先生赴留都考功序》:“古硕彦名流,炳琅当代、焜耀千禩者,咸於困踣中起之,诚非倖也。” 明 高攀龙 《<瞿元立先生集>序》:“先生之学……遂卓卓炳烺宇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炳朗”。亦作“炳琅”。亦作“炳烺”。光辉照耀。

三国吴无名氏《天发神谶碑》:“上天宣命昭太平,文字炳朖。”
明方孝孺《关王庙碑》:“其炳朗灵变者,不与众人俱。”
明张居正《送大曹长旸谷南先生赴留都考功序》:“古硕彦名流,炳琅当代、焜耀千禩者,咸於困踣中起之,诚非倖也。”
明高攀龙《<瞿元立先生集>序》:“先生之学……遂卓卓炳烺宇内。”

炳朖的网络释义

炳朖

  • bǐng lǎng ㄅㄧㄥˇ ㄌㄤˇ
  • 炳朖
  • 亦作“ 炳朗 ”。亦作“ 炳琅 ”。亦作“ 炳烺 ”。 光辉照耀。 三国 吴 无名氏 《天发神谶碑》:“上天宣命昭太平,文字炳朖。” 明 方孝孺 《关王庙碑》:“其炳朗灵变者,不与众人俱。” 明 张居正 《送大曹长旸谷南先生赴留都考功序》:“古硕彦名流,炳琅当代、焜耀千禩者,咸於困踣中起之,诚非幸也。” 明 高攀龙 《序》:“先生之学……遂卓卓炳烺宇内。”
  • 汉字详情

    bǐng [bing]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GM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MOB
    四角: 918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2) 同本义

    炳,明也。——《说文》

    其文炳也。——《易·革》

    炳炳,明也。——《广雅》

    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 班固《两都赋》

    (3) 又如:炳著(光明显著);炳焕(光明显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样子);炳耀(光耀明亮)

    (4) 显著;明显;昭著 。如:炳明(明显、显著);炳炳显显(明显的样子);炳赫(明显突出)

    动词

    (1) 点燃

    古人思炳烛夜游。——《与吴质书》

    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刘向《说苑》

    (2) 又如:炳烛(点燃烛火以照明)

    (3) 显示,显现 。如:炳耀

    (4) 照耀 。如:炳映(照射)

    英文翻译

    bright, luminous; glo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ang3 [梅县腔] biang3 [陆丰腔] b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3 [海陆丰腔] biang3 [宝安腔] biang3 [客英字典] b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兵永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pĭɐŋpiengx/pyank
    lǎng [lang]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YVE
    仓颉: BIAV
    四角: 73232

    英文翻译

    clear, bright; distinct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ong3 [梅县腔] l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七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黨唐開上聲開口一等langx/lankl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