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就

bīn jiù [ bin jiu]
繁体 濱就
注音 ㄅ一ㄣ ㄐ一ㄡˋ

词语释义

接近成功。

词语解释

  1. 接近成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中贵人亲诣才,见女大悦。恐不能即得,立券八百緡,事滨就矣。”

引证解释

⒈ 接近成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中贵人亲诣才,见女大悦。恐不能即得,立券八百緡,事滨就矣。”

滨就的网络释义

滨就

  • 【释义】:1.接近成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中贵人亲诣才,见女大悦。恐不能即得,立券八百缗,事滨就矣。”
  • 汉字详情

    bīn [bi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PR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JOC
    四角: 331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宾声。本义:水边)

    (2) 湖、河、海的水边陆地

    南涧之滨。——《诗·召南·采蘋》

    率土之滨。——《诗·小雅·北山》。传:“滨,涯也。”

    海滨广斥。——《书·禹贡》

    屈原至于江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湘江之滨;溪滨;滨涯(水边);湖滨;海滨

    (4) 古州名 。五代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改赡国军置,治所在渤海(今滨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滨县、沾化、利津和博兴县的一部分

    (5) 姓

    动词

    (1) 通“濒”。靠近;临近

    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国语·齐语》

    至乎章和之初,降者十余万人,议者欲置之滨塞。——《后汉书·袁安传》

    滨于殆,而有喜。——刘禹锡《鉴药》

    而邹、 鲁滨 洙、 泗。——《史记》

    有人滨河而居,习于水。——《列子·说符》

    (2) 又如:滨海(靠近海边;沿海);滨近(临近,靠近);滨就(接近成功)

    英文翻译

    beach, sea coast; river bank

    方言集汇

    ◎ 粤语:ban1
    ◎ 潮州话:bing1(ping) [揭阳、潮阳]biang1(piang)

    宋本广韵

    jiù [jiu]
    部首: 225
    笔画: 12
    五笔: YID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FIKU
    四角: 039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 同本义

    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 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

    (3) 靠近;走近;趋向

    就,即也。——《广韵》

    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礼记·曲礼》

    不就利,不违害。——《庄子·齐物论》

    不知就先,不知就后。——《庄子·大宗师》

    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庄子·天地》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去故乡而就远兮。——《楚辞·九章·哀郢》

    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持就火炀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就童子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就书(前往从学);就利(趋利,求利);就第(归回宅第;回家);就和(接近)

    (5) 归于

    处工就官府,处商就井市。——《国语》

    (6) 又如:就化(归顺,向化);就班(按次序归位);就款(归顺臣服)

    (7) 担任;开始从事 。如:去就(担任或不担任职务);就列(就位。任职);就事(就职);就田(从事耕种)

    (8) 下;搭着吃 。如:炒鸡蛋就饭;就菜;花生仁就酒

    (9) 完成;成功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瞬息可就。——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就亲(成就婚事,成亲);就名(成就功名)

    (11) 终,尽 。如:就命(去死;毕命)

    (12) 迁就;将就

    刑罚不审则有辟就。——《管子》

    (13) 又如:半推半就;牵就;就着(就便;顺便);就滑(随便;方便)

    (14) 受;被 。如:就戮(受戮,被杀);就缚(受绑,受擒);就封(受封);就决(受死刑)

    (15) 登上;开始,启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16) 又如:就道(上路);就涂(上路,动身)

    副词

    (1) 立刻,马上 。如:春天就要来了

    (2) 和…一样早 。如:今天早晨雨就停了

    (3) 一…就… 。如:他下课后就到图书馆去了

    (4) 只,仅仅 。如:就你一个来吗?

    (5) 事实正是如此 。如:工具就在房里,你自己找吧!

    (6)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 。如:不斗争就不能前进

    介词

    (1) 在 。如:就理(内情)

    (2) 从

    就其不忘一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就中

    (4) 组成介词结构,引进所要说明的对象或范围,常跟后面的“说”、“看”、“而论”等相呼应 。如:就字面上看

    (1) 偏偏 。如:你不让我干,我就要干!

    (2) 表示决意或意图 。如:今天天气这么好,我就要去

    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相当于“假如”、“即使” 。如:就让(即使;就算)

    英文翻译

    just, simply; to come, go to; to approach, near

    方言集汇

    ◎ 粤语:za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u5 [宝安腔] ciu3 [梅县腔] ciu5 [客语拼音字汇] qiu4 [沙头角腔] tsieu5 [台湾四县腔] ciu5 [东莞腔] ciu3 [海陆丰腔] ciu6 [陆丰腔] ci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僦去聲開口三等dzʰĭəuziuh/dz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