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

nóng zhuāng [ nong zhuang]
繁体 濃妝
注音 ㄋㄨㄥˊ ㄓㄨㄤ

词语释义

浓妆 nóngzhuāng

(1) 华美的妆饰;浓艳的妆饰

浓妆艳抹
浓妆淡抹总相宜
painted

词语解释

  1. 见“ 浓粧 ”。

  2. 亦作“ 浓妆 ”。谓妆饰艳丽。

    唐 白居易 《盐商妇》诗:“饱食浓粧倚柂楼,两朶红顋花欲绽。” 元 耶律楚材 《蜡梅》诗之一:“反笑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艷太浓粧。” 明 沉受先 《三元记·赏花》:“纷纷红紫鬭浓妆,怎如他一种清芳。” 茅盾 《泡沫·第一个半天的工作》:“怎么浓妆起来了?”

引证解释

⒈ 见“浓粧”。亦作“浓妆”。谓妆饰艳丽。

唐白居易《盐商妇》诗:“饱食浓粧倚柂楼,两朶红顋花欲绽。”
元耶律楚材《蜡梅》诗之一:“反笑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艷太浓粧。”
明沉受先《三元记·赏花》:“纷纷红紫鬭浓妆,怎如他一种清芳。”
茅盾《泡沫·第一个半天的工作》:“怎么浓妆起来了?”

浓妆的国语词典

浓艳的妆扮。

如:「浓妆赴宴」。

浓妆的网络释义

浓妆 (妆饰艳丽)

  • 谓妆饰艳丽。 选定五官中最有特点的部位做重点的描绘。整体妆面在颜色选择上不一定要多,却能显出浓烈的效果。
  • 浓妆造句

    那个浓妆艳抹的舞女正朝李先生走去。
    她那身浓妆的打扮,犹如出水芙蓉,显得十分娇柔艳丽。
    参加面试最好不要浓妆艳抹。
    酒店门口站着许多女人,个个浓妆艳裹,不知在干什么。
    无论浓妆艳抹还是淡扫蛾眉,她都光彩照人。
    浓妆艳抹不好,略施淡妆反而自然一些。
    西施浓妆淡抹都光彩照人。
    从没见谁能将金色穿得这么脱俗,从没见谁能将浓妆化得这么自然,也从没有听过谁的笑声能这么触人心弦。
    虽然李姐已近半百之年,可她仍描眉画鬓,浓妆艳抹,令人看了很不自然。
    国色由来兮素面,佳人原不借浓妆。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把眼窝子涂得黑麻麻的、浓妆艳抹的女青年并不鲜见,而同行的男性伙伴也不甘寂寞,要么染发要么穿起鼻环或是下巴环。
    随后从门外走进来两个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的女孩,穿着粉红色低胸吊带装,浓妆艳裹,戴着美瞳,涂着口红。
    陈冬冬声嘶力竭地嘶吼着,此时陈冬冬的脸上画着仿佛妖魔般的浓妆,头上披着长长的金黄色假发,身上穿着紧身的黑色皮衣,背后披着血红色的斗篷。
    她常浓妆艳服,花枝招展,有时全副甲胄,披挂上阵,率领众仙女为奥汀遴选死难英雄。
    其实不是所有新娘都是浓妆艳抹,今天我们就里看看美女景甜是如何画出优雅清爽的新娘妆的吧,下一次你结婚也可以走明星范哦。
    她常浓妆艳服,花枝招展,有时全副甲胄,披挂上阵,率领众仙女为奥丁遴选死难英雄。
    妇女能顶半边天,工作积极劲冲天。主动勤恳人皆夸,助人为了热心肠。日常生活不张扬,时常来把同事帮。里里外外一把手,贤妻良母家务担。愿你三八喜乐玩,浓妆淡抹魅力展。
    还说呢!!你倒清闲自在、穿锦披绣、浓妆艳抹,‘臭美’去个‘臭’字,就剩下美了。
    楼上楼下,站着不少穿着暴露的美人儿,一个个淡抹浓妆,红唇轻启。

    汉字详情

    nóng [no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P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HBV
    四角: 341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农声。本义:露多)

    (2) 同本义

    浓,露多也。——《说文》

    零露浓浓。——《诗·小雅·蓼萧》

    (3) 又如:浓浓(露多的样子)

    (4) 稠密;厚;多

    浓雾半作。——《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那和尚生得浓眉大眼。——《儿女英雄传》

    (5) 又如:浓抹(厚施脂粉);浓福(厚福);浓烟;浓雾;浓繁(郁郁葱葱);浓圈密点(在文字旁加上许多圆圈或点。常以表示值得注意或精采之处)

    (6) 特指液体或气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与“淡”、“薄”相对

    宵寒药气浓。——唐· 李贺《昌谷读书示巴童》

    (7) 又如:浓咖啡;浓洌(浓郁清洌);浓腴(指味厚和肥美的食物);浓醇(醇厚浓烈);浓醪(浓烈的浊酒);浓酾(指兴味浓厚);浓酽(汁液稠,味道厚)

    (8) 艳丽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唐· 杜甫《丽人行》

    (9) 又如:浓姿(艳丽的姿态);浓绮(浓艳绮丽);浓缛(浓艳繁丽);浓桃艳李(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10) 颜色重

    浓朱衍凡唇。——晋· 左思《娇女诗》

    (11) 又如:浓翠(深绿);浓黛(深黛);浓睡(酣睡,沉睡)

    (12) 程度深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宋· 李清照《满庭芳》

    (13) 又如:露浓花瘦;游兴很浓;得意浓时趁早休

    英文翻译

    thick, strong, concentr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nung4

    宋本广韵

    zhuāng [zhuang]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UVG
    五行:
    吉凶:
    仓颉: LMV
    四角: 34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爿( 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2) 同本义

    妝,饰也。——《说文》。字亦作娤。

    不待饰装(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靓莊(妆)刻饰。——司马相如《上林赋》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

    (3) 又

    梦啼妆泪红阑干。

    绿云扰扰,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鲍照《拟行路难》

    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王实甫《西厢记》

    (4) 又如:妆束(打扮的样式);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妆严(妆束;打扮)

    (5) 假装。同“装”

    叉手躬身,妆聋做哑。——王实甫《西厢记》

    (6) 又如:妆谎子(装腔,作假);妆晃(装门面,摆样子)

    名词

    (1) 女子身上的妆饰、脂粉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

    (2) 又如:艳妆;浓妆;妆光(盛装的容貌);妆盒(盛梳妆品的盒子);妆泪(女子的粉泪);妆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

    (3) 演员身上的装饰 。如:卸妆

    (4) 装饰的式样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唐· 李群玉《黄陵庙》

    (5) 又如:宣和妆;宫样十八九妆;妆束(服饰);妆梳(梳妆打扮的款式);妆饰(打扮的样式)

    英文翻译

    to adorn oneself, dress up, use make-up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