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浓艳
(1) 色彩浓重而艳丽
词语解释
见“ 浓艳 ”。
亦作“ 浓艷 ”。艳丽;华丽。常代指鲜艳的花朵或浓妆艳抹的妇女。
唐 杨凭 《海榴》诗:“若许三英随五马,便将浓艳鬭繁红。”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看最乐王孙,浓艳争劝。” 清 纳兰性德 《点绛唇·咏风兰》词:“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七章二:“但他( 韩愈 )的诗的作风,却不相同了,虽然同样的持着反对浓艳与对偶的态度,却有意的要求险,求深,求不平凡。”
引证解释
⒈ 见“浓艳”。亦作“浓艷”。艳丽;华丽。常代指鲜艳的花朵或浓妆艳抹的妇女。
引唐杨凭《海榴》诗:“若许三英随五马,便将浓艳鬭繁红。”
宋张元干《兰陵王》词:“看最乐王孙,浓艳争劝。”
清纳兰性德《点绛唇·咏风兰》词:“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七章二:“但他( 韩愈 )的诗的作风,却不相同了,虽然同样的持着反对浓艳与对偶的态度,却有意的要求险,求深,求不平凡。”
浓艳的国语词典
华丽鲜艳。
如:「她一反常态的浓艳妆扮果然在会场引起一阵骚动。」
浓艳的网络释义
浓艳
浓艳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农声。本义:露多)
(2) 同本义
浓,露多也。——《说文》
零露浓浓。——《诗·小雅·蓼萧》
(3) 又如:浓浓(露多的样子)
(4) 稠密;厚;多
浓雾半作。——《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那和尚生得浓眉大眼。——《儿女英雄传》
(5) 又如:浓抹(厚施脂粉);浓福(厚福);浓烟;浓雾;浓繁(郁郁葱葱);浓圈密点(在文字旁加上许多圆圈或点。常以表示值得注意或精采之处)
(6) 特指液体或气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与“淡”、“薄”相对
宵寒药气浓。——唐· 李贺《昌谷读书示巴童》
(7) 又如:浓咖啡;浓洌(浓郁清洌);浓腴(指味厚和肥美的食物);浓醇(醇厚浓烈);浓醪(浓烈的浊酒);浓酾(指兴味浓厚);浓酽(汁液稠,味道厚)
(8) 艳丽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唐· 杜甫《丽人行》
(9) 又如:浓姿(艳丽的姿态);浓绮(浓艳绮丽);浓缛(浓艳繁丽);浓桃艳李(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10) 颜色重
浓朱衍凡唇。——晋· 左思《娇女诗》
(11) 又如:浓翠(深绿);浓黛(深黛);浓睡(酣睡,沉睡)
(12) 程度深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宋· 李清照《满庭芳》
(13) 又如:露浓花瘦;游兴很浓;得意浓时趁早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豐(
),从色。豐,丰大。色,色彩。丰大而有色彩。本义:鲜艳,艳丽)(2) 同本义
艷,好而长也。——《说文》
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
艳陆离些。——《楚辞·招魂》。注:“艳,好貌也。”
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艳色(常用以指美女、美色);艳段(宋元杂剧中,在正剧之前表演的一段短剧);艳质(美丽的姿质)
(4) 文辞华丽
信言不艳,贯居于好。——《三国志》
(5) 又如:艳才(写作美妙文章的才能);艳采(绮丽的文采)
(6) 过于艳丽的色彩,极为俗气花俏的服饰
那日,果然来了几个女人,都是艳装丽服。——《红楼梦》
(7) 又如:这布的花色太艳了
(8) 光彩;光泽和颜色 。如:艳发(鲜明焕发);艳阳(形容光艳美丽);艳晶晶(光彩闪耀的样子)
(9) 浓 。如:艳饰(浓妆打扮)
名词
(1) 美女
吴娃与 越艳,窈窕夸铅红。——《李太白诗》
(2) 又如:艳波(美女的眼波);艳姝(美女)
(3) 有关男女爱情方面的事情或著作
当她年轻的时候,他们还共同制造过一些动人的艳闻。——沙汀《淘金记》
(4) 又如:艳歌(情歌);艳约(情人的约会)
(5) 指花 。如:艳卉(艳丽的花草);艳花(娇艳的花)
(6) 古楚国歌曲 。如:艳歌行(古乐府《艳歌行》的省称)
动词
(1) 照耀;闪耀
双歌声断宝杯空,妆光艳瑶席。——宋· 张先《好事近》
(2) 又如:艳射(光彩炫耀);艳晶晶(光彩闪耀的样子);艳耀(照耀,炫耀)
(3) 羡慕
略无慕艳意。——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艳称(称羡)
(5) 爱;倾慕 。如:艳思(美好的情思;艳羡,思慕);艳羡(喜爱;羡慕);艳慕(爱慕;羡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奄7 ,iam7(iām) [澄海]iang7(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