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罢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撇下;结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毕罢了牵掛,收拾了忧愁,準备着撑达。” 元 乔吉 《扬州梦》第四折:“毕罢了雪月风花,医可了游荡疎狂病。” 明 金銮 《混江龙·八十自寿》套曲:“毕罢眼前婚嫁,消磨尽世外形骸。”
引证解释
⒈ 撇下;结束。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毕罢了牵掛,收拾了忧愁,準备着撑达。”
元乔吉《扬州梦》第四折:“毕罢了雪月风花,医可了游荡疎狂病。”
明金銮《混江龙·八十自寿》套曲:“毕罢眼前婚嫁,消磨尽世外形骸。”
毕罢的国语词典
摆脱、撇下。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指望待为官为相身荣贵,今日个毕罢了名和利。」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想这四季韶华,撚指春回头夏,我想这利名心都毕罢。」也作「撇罢」。
毕罢的网络释义
毕罢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2) 同本义
畢,田网也。——《说文》
田守毕弋。——《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
其余荷垂天之毕。——《汉书·扬雄传》
耒遭民田之毕。——《论衡·偶会》
(3) 又如:毕戈(毕为捕兽所用之网,戈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泛指打猎活动)
(4) 毕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八颗。以其形状像毕网得名
(5) 姓
动词
(1) 用毕猎取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完毕,结束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史记·项羽本纪》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老人语未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公阅毕。——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礼毕;毕婚(完婚);毕世(终其一生);毕老(终其天年);毕事(完事,了事)
(4) 全部使出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5) 又如:毕气(气数完尽);毕辞(尽所欲言)
副词
(1) 全部,都,统统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责(债)毕收。——《战国策·齐策》
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2) 又如:毕备(全都具备;完备);毕恭毕敬(非常恭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波因8 [揭阳]波嫣8 ,big8(pîk) [揭阳]biag8(piâk)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bà
动词
(1) (会意。从网,从能。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网”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罒”。本义:罢官;免去;解除)
(2) 同本义
可以罢官之无事者,去器之无用者。——《吕氏春秋·仲冬》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 赵绾、 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徐阶罢相里居。——《明史·海瑞传》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罢谢(辞官去职);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
(4) 遣返,遣归 。如:罢散(遣散);罢遣(遣散;放遣)
(5) 停止
于是罢酒。——《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罢休;罢兵(停止战争);罢手(停止;住手);罢业(停业;罢工);罢战(停战;停止争斗)
(7) 完毕
既罢归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
曲罢曾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 又如:吃罢了饭;罢散(谓结束)
(9) 废除;取消
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10) 又如:罢弃(废除);罢废(废弃)
(11) 归,返回 。如:罢出(退出);罢朝(帝王退朝或臣子罢朝退归)
叹词
(1) 表示失望、愤恨,常叠用。如:罢!罢!这样的媳妇以后必败坏门风
ba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