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罗

bì luó [ bi luo]
繁体 畢羅
注音 ㄅ一ˋ ㄌㄨㄛˊ

词语释义

1.包罗;囊括。语出《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于其飞乃毕掩而罗之。" 2.食品名。也作饆饠。

词语解释

  1. 包罗;囊括。语出《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毛 传:“於其飞乃毕掩而罗之。”《庄子·天下》:“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 成玄英 疏:“包罗庶物,囊括宇内。”

  2. 食品名。也作饆饠。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毕罗者。蕃中 毕氏 、 罗氏 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 宋 朱熹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诗:“霞觴政自夸真一,香鉢何烦问毕罗。” 明 杨慎 《毕罗》:“《集韵》:‘毕罗,修食也。’按小説, 唐 宰相有樱笋厨,食之精者有樱桃饆饠。今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讹为磨磨。”

引证解释

⒈ 包罗;囊括。

语出《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毛传:“於其飞乃毕掩而罗之。”
《庄子·天下》:“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
成玄英疏:“包罗庶物,囊括宇内。”

⒉ 食品名。也作饆饠。

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下:“毕罗者。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
宋朱熹《次秀野沧波馆刈麦》诗:“霞觴政自夸真一,香鉢何烦问毕罗。”
明杨慎《毕罗》:“《集韵》:‘毕罗,修食也。’按小説, 唐宰相有樱笋厨,食之精者有樱桃饆饠。今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讹为磨磨。”

毕罗的国语词典

一种面粉制食品。有馅,蒸熟可食,类似现今的包子。

毕罗的网络释义

毕罗

  • bì luó
  • (毕罗)
  • 1.包罗;囊括。语出《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毛 传:“於其飞乃毕掩而罗之。”《庄子·天下》:“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 成玄英 疏:“包罗庶物,囊括宇内。”
  • 2.食品名。也作饆饠。原指抓饭,后亦指饼类。
  •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毕罗者。蕃中 毕氏 、 罗氏, 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 宋 朱熹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诗:“霞觞政自夸真一,香钵何烦问毕罗。” 明 杨慎 《毕罗》:“《集韵》:‘毕罗,修食也。’按小说, 唐 宰相有樱笋厨,食之精者有樱桃饆饠。今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讹为磨磨。”
  • 3.唐代“毕罗”是盛行于南北各地的著名小吃,(内有馅能蒸而食之和烤而食之)也有人说是波斯传入的一种馒头(包子)。早在1500年前,南北朝时,毕罗就传入中国,唐代,毕罗品种较多,有“樱桃毕罗”“天花毕罗”“蟹黄毕罗”宋代有“太平毕罗”《太平圣惠方·食治》有面制包馅经炉烤的“猪肝毕罗”“羊肾毕罗”“羊肝毕罗”等。
  • xiè bì luó
  • 蟹饆饠
  • 1.把蟹肉和蟹黄塞在蟹壳内、涂上面粉制成的食品。又称芙蓉蟹,俗名蟹匣子。
  • 汉字详情

    [bi]
    部首: 402
    笔画: 6
    五笔: XX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PJ
    四角: 22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2) 同本义

    畢,田网也。——《说文》

    田守毕弋。——《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

    其余荷垂天之毕。——《汉书·扬雄传》

    耒遭民田之毕。——《论衡·偶会》

    (3) 又如:毕戈(毕为捕兽所用之网,戈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泛指打猎活动)

    (4) 毕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八颗。以其形状像毕网得名

    (5) 姓

    动词

    (1) 用毕猎取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完毕,结束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史记·项羽本纪》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老人语未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公阅毕。——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礼毕;毕婚(完婚);毕世(终其一生);毕老(终其天年);毕事(完事,了事)

    (4) 全部使出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5) 又如:毕气(气数完尽);毕辞(尽所欲言)

    副词

    (1) 全部,都,统统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责(债)毕收。——《战国策·齐策》

    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2) 又如:毕备(全都具备;完备);毕恭毕敬(非常恭敬)

    英文翻译

    end, finish, conclude; completed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 潮州话:波因8 [揭阳]波嫣8 ,big8(pîk) [揭阳]biag8(piâk)

    宋本广韵

    luó [luo]
    部首: 520
    笔画: 8
    五笔: L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LNI
    四角: 6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