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

dào dǐ [ dao di]
注音 ㄉㄠˋ ㄉ一ˇ
词性 副词

词语释义

到底 dàodǐ

(1) 用于疑问句,表示进一步追究;究竟

你到底去不去?!
on earth

(2) 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

经过一番曲折,事情到底成功了
at last

(3) 强调原因或特点;毕竟

[南方] 到底是南方,四月就插秧了
[小孩] 到底是小孩,这些道理他还不大懂
你到底为什么不走进那间屋子
after all

(4) 一直到完毕、结束或完成

贯彻到底
through;to the end

(5) 表示感叹的语气

到底还是女人心细
after all

词语解释

  1. 直到尽头。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利器从头匣,刚肠到底刳。” 元 杜仁杰 《耍孩儿·喻情》套曲:“铁毬儿漾在江心内,实指望团圆到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原料一朝事露,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 周恩来 《恢复生产,建设中国》:“我们要把战争进行到底,把革命进行到底。”

  2. 始终;从头到尾。

    唐 牟融 《寄范使君》诗:“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諏。” 宋 杨万里 《寄题喻叔奇园亭·磬湖》诗:“ 洞庭 张乐起天风,玉磬吹来堕圃中;却被仙人鎔作水,为君到底写秋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道人来去几番,老翁相待到底是一样的。”

  3. 毕竟;究竟。

    唐 李山甫 《秋》诗:“ 邹家 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宋 汪元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清谈到底成何事?回首 新亭 ,风景今如此。”《红楼梦》第三一回:“姑娘到底是和我拌嘴,是和二爷拌嘴呢?” 茅盾 《报施》二:“坏人今天虽然耀武扬威,他到底逃不了报应。”

引证解释

⒈ 直到尽头。

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利器从头匣,刚肠到底刳。”
元杜仁杰《耍孩儿·喻情》套曲:“铁毬儿漾在江心内,实指望团圆到底。”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原料一朝事露,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
周恩来《恢复生产,建设中国》:“我们要把战争进行到底,把革命进行到底。”

⒉ 始终;从头到尾。

唐牟融《寄范使君》诗:“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諏。”
宋杨万里《寄题喻叔奇园亭·磬湖》诗:“洞庭张乐起天风,玉磬吹来堕圃中;却被仙人鎔作水,为君到底写秋空。”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道人来去几番,老翁相待到底是一样的。”

⒊ 毕竟;究竟。

唐李山甫《秋》诗:“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宋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词:“清谈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
《红楼梦》第三一回:“姑娘到底是和我拌嘴,是和二爷拌嘴呢?”
茅盾《报施》二:“坏人今天虽然耀武扬威,他到底逃不了报应。”

到底的国语词典

直到尽头或底端。

如:「我对待妳,到底是一样的。」

到底的网络释义

到底 (汉语词语)

  • 到底,用于疑问句,表示进一步追究;究竟;直到尽头。语出唐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利器从头匣,刚肠到底刳。”
  • 到底的翻译

    英语: finally, in the end, 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 after all, to the end, to the last
    德语: schlussendlich (Adv)​
    法语: au bout, à la fin, enfin, finalement, au final, en définitive, donc, après, en fin de compte

    到底造句

    做事情贵在坚持到底,不能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
    即使敌人有三头六臂,我们也要和他们斗争到底。
    我不知道你现在这么快活的资本是什么,一天你到底在想什么。
    成功的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弄得敌人扑朔迷离,不知游击队到底在哪儿。
    你到底要怎么样嘛,莫名其妙的。
    她在试探你,你到底是这么想的,你到底是分手还是不分,你要坚定的给她个话。
    这个家四分五裂了,你到底还管不管?
    我们应继往开来把改革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这药我吃了完全无效,医生到底是否对症下药呢?
    她终日愁眉不展,长吁短叹,不知她到底有什么心事。
    这到底是何意思,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一遇到挫折就哭天抹泪,你到底能干什么呀?
    决心与反动派斗争到底,至死不变。
    到底让不让爸爸去乡下,明明你要三思而行啊!
    我东翻西找,到底把这本书找到了。
    这次夏令营,你到底参加不参加?
    河里的水草纵横交错,看不清河底到底有什么。
    对敌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寸步不让,斗争到底。
    高老头站起来语无伦次地说了半天,人们也没听清楚他到底想说什么。

    汉字详情

    dào [dao]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GC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LN
    四角: 12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至,刀声。本义:到达,达来,去到)

    (2) 同本义

    到,至也。——《说文》

    靡国不到。——《诗·大雅·韩奕》

    虽隆薛之城到于天。——《战国策·齐策》

    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水经注·江水》

    豹往到 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功施到今。——李斯《谏逐客书》

    复到舅家。——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到时(到达之时);飞机半夜到北京;官员到后,会就开始了;到头来(结果;后来)

    (4) 颠倒。通“倒”

    草木之到(倒)植者过半。——《庄子·外物》。注:“锄拔反之更生者曰到植。今字作倒。”

    公子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到也?——《吕氏春秋·爱类》

    (5) 又如:到植(倒立);到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6) 往

    百川东到海。——《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到北京去

    助词

    ——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如:办得到;说到做到;想到

    介词

    可作状语,介绍出动作的时间,表明动作到此时的状况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形容词

    周到;周密 。如:到地(亦作道地。周祥);想得很周到

    英文翻译

    go to, arrive, been to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 客家话:[宝安腔] dau5 [台湾四县腔] do5 do3 dau5 [陆丰腔] do5 [沙头角腔] dau5 [东莞腔] dau5 [海陆丰腔] do5 do3 dau5 [客英字典] dau5 [梅县腔] dau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 潮州话:g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導去聲開口一等tauh/tawtɑu
    dǐ,de [di,de]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Q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HPM
    四角: 00242

    详细解释

    de

    (1) “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广( yǎn),氐( )声。本义:止住;停滞)

    (2) 同本义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 又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 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 隐藏 。如:底伏(隐伏)

    (6) 达到 。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 引致 。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8) 磨砺 。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名词

    (1) 最下面,底端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3) 底子;基础 。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4) 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如:底样

    (5) 底细;内情 。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6) 引申为尽头;末尾 。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7) 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 。如:圆锥的底

    (8) 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 。如:留个底儿

    (9) 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 。如:白底红花

    代词

    (1) 疑问代词。何,什么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2) 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3) 指示代词。此,这 。如:底事(此事)

    副词

    (1) 尽;极 。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2) 的确;确实 。如:底确(定准)

    (3) 另见 de

    英文翻译

    bottom, underneath, under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陆丰腔] dai3 [客英字典] dai3 gi3 te3 [台湾四县腔] dai3 di3 [梅县腔] dai3 [东莞腔] dai3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1 [宝安腔] dai3 [沙头角腔] dai3 [海陆丰腔] dai3 di3
    ◎ 潮州话:doi2 di2(tói tí) di1(t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