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晋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成语用法
比翼齐飞作谓语、定语;用于夫妻或情侣。
比翼齐飞的网络释义
比翼齐飞
比翼齐飞的翻译
比翼齐飞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8) 及,等到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 比拟 。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容词
(1) 接近;亲近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稀”、“疏”相对)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名词
(1) 比喻,比方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副词
(1) 皆,都,同等地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4) 近来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介词
(1) 比起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bi3 [宝安腔] bi3 [东莞腔] bi3 [沙头角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海陆丰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羽,異( )声。《说文》小篆从飞,異声。本义:翅膀)(2) 同本义 翼,翅也。——《说文》 六足四翼。——《战国策·楚策》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韩非子·喻老》 南方有比翼鸟焉。——《尔雅》 振鳞奋翼。——宋玉《高唐赋》 (3) 又如:翼虎(添上翅膀的老虎);翼张(如鸟展翅。形容分布的样子);翼膀(翅膀);翼翮(翅膀) (4) 鸟的翅膀 明夷于飞,垂其翼。——《易·明夷》 (5) 飞机的两翼。如:翼型 (6) 昆虫的翅膀 以翼鸣者。——《周礼》 (7) 一个队形(如战线、散兵线、行进纵队)左侧或右侧 韩、 魏翼而击之。——《韩非子·十过》 (8) 又如:从左右两翼夹攻敌人;翼室(路寝旁的左右室。路寝为天子或诸侯的正室);翼卫(辅翼护卫) (9) 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有星二十二颗。如:翼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翼轸(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 (10) 量词。用于禽鸟。如:双翼 动词 (1) 分成两翼或分列左右 。如:翼列(分列两旁);翼夹(如两翼相夹) (2) 辅助 予欲左右民,汝翼。——《书·益稷》 (3) 又如:翼扶(辅佐,扶助);翼助(辅助);翼佐(辅佐);翼善(辅助善行);翼辅(辅佐);翼成(辅助完成,助成);翼宣(辅助并加以发扬);翼亮(辅佐并发扬光大);翼戴(辅助拥戴) (4) 遮护 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翼瓦(屋瓦整齐铺列,如鸟翼相覆);翼蔽(像鸟用翅膀那样遮黄海掩护);翼卵(以翼覆卵。喻抚育) (6) 借助;凭借 。如:翼冯(倚凭) 形容词 (1) 迅疾 。如:翼尔(鸟张翼疾飞的样子) (2) 恭敬,谨肃 。如:翼翼小心(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3) 通“翌”,第二天 越翼日乙丑,王崩。——《书·顾命》 王翼日乃瘳。——《书·金滕》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wings; fins on fish; shelter
方言集汇◎ 粤语:ji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沙头角腔] jit8 [陆丰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梅县腔] jit8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东莞腔] jit8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详细解释qí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2) 同本义 齊,禾麦吐穗上平也。——《说文》 立如齐。——《礼记·曲礼》 (3) 整齐 其君齐明衷正。——《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 进退得齐焉。——《白虎通·礼乐》 (4)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 (5) 平等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无偏无颇也。” 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 (6) 又如:齐等(平等) (7) 全,齐全 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史记·平准书》 各屋子里丫头们将灯火俱已点齐。——《红楼梦》 (8) 又如:齐全人(指家里的长辈及丈夫都全的妇女,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人都到齐了 (9) 好 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唐· 王勃《滕王阁序》 (10) 疾,敏捷 齐,疾也。——《尔雅》 齐疾而均,速若飘风。——《商君书·弱民》 齐给如响。——《荀子·臣道》 多闻而齐给。——《尚书·大传》 (11) 通“斋”( )。肃敬而又能齐肃衷正。——《国语·楚语下》 动词 (1) 同等,相等 以给水火之齐。——《周礼·亨人》。注;“多少之量也。” 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 与日月齐光。——《楚辞·屈原·涉江》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齐生(指自然中万物生死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齐死(指人生在世,无论贵贱贤愚,长寿短命,其死则同,死而必为腐骨亦同);齐同(一致,同等);齐物(万事万物从大道的眼光来看,没有生死、成毁、美丑的不同,但每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事都有其发生的意义) (3) 整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4) 又如:齐正(平定) (5) 达到同样高度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使整齐 马不齐髦。——《仪礼·既夕礼记》 (7) 又如:齐叶 (8) 集合 。如:齐人(把人召集齐全) (9) 正好对着 。如:齐头子(劈头盖脸);把玉米秆齐着根儿砍断 (10) 通“斋”( )。斋戒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 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 (11) 通“资”。资助 副词 (1) 同,并,一齐,皆 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 两儿齐哭。 百千齐作。 众枪齐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齐行(商人共同抬高市价);齐力(并力,合力);齐手(众人一致,同时动手);齐交(共同交往);齐叫(同声呼喊);齐肩(并肩,同等);齐首(头相齐并列);齐盟(同盟,诸国合盟);齐驱(并列驰驱) 介词 (1) 从 县官把那两通卷子都齐头看了,都圈点了许多,都在卷面上画了个大圈。——《醒世姻缘传》 (2) 又如:齐头(从头) qí名词 (1) 朝代名 。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齐,史称南齐(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550—557) (2) 齐国 。中国周朝分封的诸候国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东省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3) 又 质于齐。 齐兵乃出。 齐楚之精英。—— 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齐刀(古代齐国的钱币名);齐人(齐国的人);齐言(齐国的语言) (5) 通“脐”。肚脐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 环齐而痛,是为何病?——《素问·奇病论》 (6) 通“脐”。中央 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注:“齐,中也。” jì名词 (1) 通“剂”。调味品 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礼记》 (2) 合金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周礼·考工记·辀人》 (3) 通“跻”。登,升 帝命不违,至於汤齐。——《诗·商颂·长发》 zhāi(1) 通“斋”。 斋戒:齐三日而后行。 庄敬:齐庄。齐严。 英文翻译even, uniform, of equal length
方言集汇◎ 粤语:cai4
◎ 潮州话:ci5 宋本广韵 |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 同本义
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明珠弹于飞肉。——《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 泛指飞翔
飞龙在天。——《易·乾》
彗孛飞流。——《汉书·天文志》。注:“绝迹而去也。”
(5) 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 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桃李阴阴柳絮飞。——唐· 王维《酬部给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 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红楼梦》
形容词
(1) 疾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夜飞渡镜湖月。——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飞风(迅速;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递(迅速递送);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3) 没有根据的
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后汉书·梁松传》
(4) 又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扎(凭空陷害;敲诈勒索);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
(5) 不具姓名的
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后汉书·梁松传》注
(6) 又如:飞书(不具姓名的书信。即匿名信);飞章(不具姓名而诬害他人的书信。同飞书);飞条(匿名信。同飞书)
(7) 意外的 。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变(报告紧急事变的文书);飞祸(意外之灾祸。也作飞来祸、飞来横祸、飞殃走祸、飞灾横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
(8) 凌空,高
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10) 通“肥”(
)。肌肉丰满文君为我端著兮,利飞遁以保名。——《后汉书·张衡传》
飞遁离俗。——曹植《七启》
名词
(1) 禽鸟和有翅的小虫 。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肉(指鸟);飞走(飞禽与走游);飞翮(指鸟);飞虫(飞鸟的别称)
(2) 奔驰的马
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汉书》。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也。
(3) 飞星,流星的一种
彗孛飞流。——《汉书》
副词
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如:农民们说话是飞灵的飞红(鲜红,通红);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ue1 hui1 (pue 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