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晋 左思《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庑万室。”
成语用法
比屋连甍作谓语;指住户很多。
引证解释
⒈ 屋舍紧密相连。谓住户众多。
引晋左思《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廡万室。”
清冯桂芬《重修吴县学记》:“迨国朝以来,吾邑贡籍不能出他邑上,而所辖金閶内外,比屋连甍,通闤带闠,万商之渊,駸駸乎甲通省焉!”
比屋连甍的网络释义
比屋连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8) 及,等到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 比拟 。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容词
(1) 接近;亲近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稀”、“疏”相对)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名词
(1) 比喻,比方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副词
(1) 皆,都,同等地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4) 近来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介词
(1) 比起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bi3 [宝安腔] bi3 [东莞腔] bi3 [沙头角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海陆丰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本义:帐幕。“幄”的本字) (2) 同本义 屋,居也。——《说文》。徐灏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 尚不愧于屋漏。——《诗·大雅·抑》。传:“屋,小帐也。” 去帝制黄屋左纛。——《汉书·南粤王佗传》 去黄屋称制。——《汉书·陆贾传》。师古曰:“黄屋,谓车上盖也。” (3) 又如:屋幕(帐幕);屋漏(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插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 (4) 古代半地穴式住室建筑的顶部覆盖 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淮南子》 (5) 房舍,房屋 以二人居屋十间。——洪亮吉《治平篇》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又如:屋山(屋脊);屋山头(堂屋两端的房檐);屋桷(房屋上的椽子);屋里巷(家里);屋除(阶下,房舍前的台阶);屋庑(房子的顶部);屋头(房屋的上面);屋庐(泛指居室);屋盖(屋顶);屋壁(房屋的夹墙);屋基(房屋的地基);屋山头(屋山。指屋脊或山墙);屋上乌(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7) 房间。如:里屋;外屋 (8) 房顶 。如:屋上架屋;屋下架屋 (9) 室深处 屋,奥也。其中温奥也。——《释名》 (10) 车盖,车篷子 纪信乘黄屋车。——《史记》 动词 (1) 终止 李纲用之于 靖康而 宋社屋。—— 沈德符《万历野荻编》 (2) 建屋,盖屋 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礼记》 英文翻译house; room; building, shelter
方言集汇◎ 粤语:nguk1 uk1
◎ 客家话:[梅县腔] wuk7 [台湾四县腔] wuk7 [客语拼音字汇] vug5 [海陆丰腔] wuk7 [客英字典] vuk7 [陆丰腔] wuk7 [沙头角腔] wuk7 [宝安腔] wuk7 [东莞腔] wuk7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一屋
详细解释名词 (1) (会意。从辵( ),从车。本义:人拉的车)(2) 同本义 連,负车也。——《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 连车组輓。——《周礼·故书巾车》 与其輂连。——《周礼·乡师》 行服连轺辇者。——《管者·海王》 民相连而从之。——《庄子·让王》。郑君、 房君、 司马君皆云:“读为辇。” 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3) 姻亲关系 及 苍梧(地名) 秦王有连。——《史记·南越列传》 (4) 又如:连亲(连姻);连昏(连婚。本有姻亲关系而又结亲。即俗称亲上加亲) (5) 由若干个排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 。如:连长;连指导员 (6) 连词的简称 (7) 古州名 (8) 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9) 在今四川筠连县 (10) 通“兰”。兰草 薜荔白芷、蘼芜椒连。——《管子·地员》 (11) 通“链”。铅 长沙出边锡。——《史记·货殖列传》 (12) 通“辇”。用人拉的车 往蹇来连。——《易·蹇》。注:“连,辇也。” (13) 姓 动词 (1) (自汉以来,习用连,不用联,故反以借字改正字) (2) 连接;相连 一曰连山。——《周礼·太卜》 云连徒州。——《国语·楚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东连吴会,西接 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藕断丝连;连观(互相连接的楼台);连舻(舟船相连);连属(连接;连续);连枝(树枝相连;连在一起的树枝);连行(鱼类相随而行);连眉(两眉相接连);连云(比喻高与云齐) (4) 连续,不停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 又如:连仍(连续不断);连住子(陆续地);连延(连续不断的样子);连更晓夜(昼夜不停);连珠儿(接连不断) (6) 牵连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连缠(纠缠,牵连);连引(牵连;引及);连手(交情,牵连;勾搭) (8) 联合;结合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吕氏春秋·审为》 约以连兵大举。——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连横(也作“联衡”。战国时秦国对付六国的一种战略。古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 (10) 同时获得 一钓而连六鳌。——《列子》 (11) 包括;全部在内 。如:连他一共五口人;连皮 200 斤 介词 (1) 自;从 连太太起,里里外外的都不干净。——《红楼梦》 (2) 并;合并。并为一起。介绍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如:连职(一起供职);连步(并走;同行) 形容词 (1) 艰难 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扬雄《解嘲》 (2) 又如:连嵝(委曲,困顿);连蹇(艰难,困厄) (3) 满 。如:连宵(连天;满天);连冬(整个冬天);连江(满江) 副词 连续;多次 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 乌孙。——《汉书》 连破其众。——脱脱《宋史》 含有甚而至于之意 。如:这个,连小孩子也知道 英文翻译join, connect; continuous; even
方言集汇◎ 粤语:lin4
宋本广韵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屋脊;屋栋
山中有五精舍,高甍凌虚,垂帘带空。——《水经注·渐江水》
(2) 又如:甍标(屋脊之颠)
(3) 房屋 。如:甍宇(屋宇);甍甍(屋宇相连的样子);甍栋(屋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en2 [客英字典] men2 [海陆丰腔] men2 [梅县腔] m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甍 | 莫耕 | 明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梗 | 耕 | mæŋ | mreng/maeng |